数学
(1)在图1中,已知线段AB、CD的中点分别为E,F.
①若A (-1,0),B (3,0),则E点坐标为
(1,0)
(1,0)
;
②若C (-2,2),D (-2,-1),则F点坐标为
(-2,
1
2
)
(-2,
1
2
)
;
(2)在图2中,已知线段AB的端点坐标为A(a,b),B(c,d),求出图中AB中点D的坐标(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3)运用题(2)的结论,在图3中,一次函数y=x-2与反比例函数
y=
3
x
的图象交点为A(-1,-3),B(3,1).若以A,O,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求出顶点P的坐标.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x
图象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面积为3,若直线y=ax+b经
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另一点C(n,-
3
2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y=ax+b解析式;
(3)求△AOC的面积;
(4)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O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至少写出三个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已知双曲线
y=
k
x
经过矩形ABCO边AB的中点F(4,
1
2
),交BC边于点E.
(1)求k的值;
(2)求AB的长;
(3)求四边形OEBF的面积.
如图1,已知双曲线
y=
a
x
(a>0)
与直线y=kx交于A,C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试解答下列问题:
(1)若点A的坐标为(4,2),则点C的坐标为
(-4,-2)
(-4,-2)
;若点A的横坐标为m,则点C的坐标可表示为
(-m,-km)或(-m,-
a
m
)
(-m,-km)或(-m,-
a
m
)
;
(2)如图2,过原点O作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
y=
a
x
于B,D两点,点B在第一象限.设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m,n.
①四边形ABCD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直接写出m,n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②四边形ABCD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直接写出m,n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线AB与x轴交于点C.
(1)求m和n的值;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AOB的面积;
(3)求不等式
kx+b-
m
x
<0
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
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且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a、2a(a>0),AC⊥
x轴,垂足为C,且△AOC的面积为2,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的面积.
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m
x
(m≠O)的图象在第一象
限交于C点,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1.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一次函数y
1
=ax+2与反比例函数y
2
=
k
x
的图象交于点A(4,m)和B(-8,-2),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
(1)求a、k的值;
(2)过点A作AE⊥x轴于点E,若P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于第一象限部分上的一点,且直线OP分△ADE所得的两部分面积之比为2:7.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请在x轴上找一点Q,使得△PQC的周长最小,并求出点Q的坐标.
如图,直线
y=
1
2
x+3
分别交x轴、y轴于点A、C,点P是直线AC与双曲线
y=
k
x
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PB⊥x轴,垂足为点B,且OB=2,PB=4.
(1)求k的值;
(2)分别求A,C两点坐标;
(3)求在第一象限内,当x为何范围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过A作AD⊥x轴
于D,若OA=
5
,AD=
1
2
OD,点B的横坐标为
1
2
(1)求A点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AOB的面积;
(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696
107698
107700
107702
107704
107706
107708
107711
107712
107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