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2·南海区三模)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c中,其函数y与自变量x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x
…
0
1
2
3
…
y
…
5
2
1
2
…
点A(x
1
,y
1
)、B(x
2
,y
2
)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当0<x
1
<1,2<x
2
<3时,y
1
与y
2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2010·宝安区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l
1
:y=
1
2
(x-2)
2
-2与x轴分别交于O、A两点,将抛物线l
1
向上平移得到l
2
,过点A作AB⊥x轴交抛物线l
2
于点B,如果由抛物线l
1
、l
2
、直线AB及y轴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则抛物线l
2
的函数表达式为( )
若抛物线y=x
2
+2x+c的顶点在x轴上,则c的值为( )
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
下表是变量x与y的一组对应值:
x
-2
-1
0
1
2
3
y
1
-0.5
-1
-0.5
1
3.5
从这组数据看,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已知点A(-1,0)在抛物线y=ax
2
+2上,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已知点A(-2,-c)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A',A与A'两点均在抛物线y=ax
2
+bx+c上,且这条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6,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则它的解析式正确的是( )
与抛物线
y=-
4
5
x
2
-1
顶点相同,形状也相同,而开口方向相反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是( )
抛物线y=ax
2
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经过点P(1,3),则a的值为( )
第一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63514
163517
163518
163520
163522
163524
163527
163529
163531
16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