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2AB.求证:∠AOD=120°.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是AC的中点,AC=2AB,延长AB到点G,使BG=AB,连结GO交BC于点E,延长GO交AD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连结CG,若AE=3cm,延长AE交线段CG于点M,求AM的长.
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6cm,AC=8cm.
(1)求BC的长;
(2)画出△AOB沿射线AD方向平移所得的△DEC;
(3)连接OE,写出OE与DC的关系?说明理由.
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AD上,且EF∥BD,AD=3AF,CF交BD于G,设
AB
=
a
,
AD
=
b
.
(1)用
a
,
b
表示
EF
;
(2)作出向量
FC
分别在
a
、
b
方向上的分向量,并分别用
a
、
b
表示(写出结论,不要求写作法).
已知矩形ABCD如图1放置,将矩形折叠,使B落在边AD(含端点)上,落点记为B′,折痕与线段AB交于E,与边BC或者边CD(含端点)交于F,则以E、B、B′为顶点的三角形△BB′E称为矩形ABCD的“折叠三角形”.
(1)由折叠三角形定义可知,矩形ABCD的任意一个折叠△BEB′都是一个
等腰
等腰
三角形.
(2)在矩形ABCD中,AB=6,AD=10,当F与点C重合时,在图2中画出这个折叠△BEB′,试求点B′的坐标并求这个折叠△BEB′的面积.
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AD=2,AB=4,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折痕FG分别与AB、CD交于点G、F,AE与FG交于点O.
(1)如图1,求证:A、G、E、F四点围成的四边形是菱形;
(2)如图2,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ON=OD,求折痕FG的长.
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
( I)求证:B′E=BF
( II)设AE=a,AB=b,BF=c,求证:a+b>c.
已知: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边AD=3,CD=2,点P是边CD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把这张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点P的位置上,折痕交边AD于点M,折痕交边BC于点N.
(1)写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设CP=x,AM=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试判断∠BMP是否可能等于90°.如果可能,请求出此时CP的长;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2007·洞头县二模)在一张长为9厘米,宽为8厘米的矩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腰长为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请你计算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如图,△ABC的面积是其内接矩形PQRS面积的3倍,并且BC和高线AD的值是有理数,问矩形PQRS的周长值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理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无理数?
第一页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6541
116543
116545
116547
116549
116551
116553
116555
116558
11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