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梯形ABCD被对角线分为4个小三角形,已知△AOB和△BOC的面积分别为25cm
2
和35cm
2
,那么梯形的面积是( )m
2
.
G是△ABC的重心,连接AG并延长交边BC于D,若△ABC的面积为6cm
2
,则△BGD的面积为( )
如图,梯形ABCD中,AB∥CD,三角形DCE的面积与三角形DCB的面积比为1:3,则S
△DEC
:S
△ABD
=( )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C与BD交于O,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BP=CD,则图形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2013·贺州)如图,A、B、C分别是线段A
1
B,B
1
C,C
1
A的中点,若△ABC的面积是1,那么△A
1
B
1
C
1
的面积
7
7
.
(2011·黔东南州)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与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相交于A、B两点,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若△ABC的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3
x
y=
3
x
.
(1997·山东)如图,梯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为a,高为h,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S
阴影
=
1
2
ah
S
阴影
=
1
2
ah
(2012·青羊区一模)如图,对面积为s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
1
、B
1
、C
1
,使得A
1
B=2AB,B
1
C=2BC,C
1
A=2CA,顺次连接A
1
、B
1
、C
1
,得到△A
1
B
1
C
1
,记其面积为S
1
;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1
B
1
、B
1
C
1
、C
1
A
1
至点A
2
、B
2
、C
2
,使得A
2
B
1
=2A
1
B
1
,B
2
C
1
=2B
1
C
1
,C
2
A
1
=2C
1
A
1
顺次连接A
2
、B
2
、C
2
,得到△A
2
B
2
C
2
,记其面积为S
2
;
…;
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n
B
n
C
n
,则其面积S
n
=
19
n
·S
19
n
·S
.
(2012·南岗区三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CD的平分线CE⊥AB于点E,BE=2AE.若四边形AECD的面积为7,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15
15
.
(2012·峨眉山市二模)如图,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EF,且△AEF的面积为6,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
24
24
.
第一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33867
1233869
1233870
1233873
1233875
1233878
1233880
1233882
1233886
1233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