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有C、D两点,∠DCB=120°,∠ADC=105°,CD=1(如图),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已知D是锐角△ABC外接圆劣弧
BC
的中点,弦AD与边BC相交于点E,而且AB:AC=2:1,AB:EC=3:1.求:
(1)EC:CB的值;
(2)cosC的值;
(3)tan
B
2
的值.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和ADC有公共斜边AC,M、N分别是AC,BD中点,且M、N不重合.
(1)线段MN与BD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2)若∠BAC=30°,∠CAD=45°,AC=4,求MN的长.
如图,AB是⊙O的直径,过点B作⊙O的切线BM,点P在右半圆上移动(点P与点A,B不重合),过点P作PC⊥AB,
垂足为C;点Q在射线BM上移动(点M在点B的右边),且在移动过程中保持OQ∥AP.
(1)若PC,QO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判断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E恰好在⊙O上?若存在,求出∠APC的大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连接AQ交PC于点F,设
k=
PF
PC
,试问:k的值是否随点P的移动而变化?证明你的结论.
△ABC中AB=AC=5,BC=6,点P在边AB上,⊙O与AB、AC都相切,且P为切点,线段AO与⊙O交于H,过H作⊙O的切线交AB、AC于D、E,设AP=x,△ADE的面积为y.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O的内接正方形的面积能否比△ADE的面积大15?大30?为什么?
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BC是圆O的弦,圆O的割线DEF垂直于AB于点G,交BC于点H,DC=DH.
(1)求证:DC是圆O的切线;
(2)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结论BH
2
=BG·BO成立,说明理由;
(3)在满足以上所有的条件下,AB=10,EF=8.求sin∠A的值.
如图,在Rt△ABC中,CD,CE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BC=a,AC=b(b>a),若tan∠DCE=
1
3
,求
a
b
的值.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B=44°,上底AD长为4,梯形的高为2,求梯形底边BC的长(精确到0.1).
在凸四边形ABCD中,M是AB的中点,O是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延长MO与CD交于Q点,求证:
S
△BCO
S
△ADO
=
CQ
DQ
.
如图,在△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
(1)已知b=6,c=8,∠A=60°,求a的值;
(2)一般地,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可以利用公式求出第三边的长,现请你探索已知b,c,A,求a的计算公式,并就△ABC为锐角三角形这一情况,证明你的结论.
第一页
上一页
173
174
175
176
17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80604
180606
180608
180610
180612
180614
180617
180619
180621
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