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0·黄石)如图,反比例函数
y=
k
x
(k>0)与一次函数
y=
1
2
x+b
的图象相交于两点A(x
1
,y
1
),B(x
2
,y
2
),线段AB交y轴与C,当|x
1
-x
2
|=2且AC=2BC时,k、b的值分别为( )
(2010·鞍山)如图△OAP,△ABQ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Q在函数y=
4
x
(x>0)的图象上,直角顶点A,B均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为( )
(2013·镇江二模)已知点A是双曲线
y=
3
x
在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连接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点C在第四象限,随着点A的运动,点C的位置也不断的变化,但始终在一函数图象上运动,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 )
(2013·双峰县模拟)如图,点A(3,n)在双曲线y=
3
x
上,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C.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点B,则△ABC周长的值是( )
(2013·惠山区一模)已知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2
x
(x>0),y=
-8
x
(x>0)的图象上且OA⊥OB,则tanB为( )
(2013·黄冈一模)如图,四边形OABC与CDEF均为菱形,且A(2,2)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0)
的图象上,记△OBE的面积为S,下面是同学们对S的探究,其中正确的是( )
(2013·湖州二模)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B在双曲线y=
k
x
( x>0)上,BC与x轴交于点D.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 )
(2012·宁波模拟)如图,点A为反比例函数y=
1
x
的图象上一点,点B在x轴上且OA=BA,延长BA交y轴于点C,延长AO交双曲线于点D,则△BCD的面积为( )
(2012·开平区一模)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交于C、D两点,分别过C、D两点作CE⊥y轴、DF⊥x轴,垂足分别为E、F,连接CF、DE.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CEF与△DEF的面积相等;②△AOB∽△FOE;③∠BAO=45°;④AC=BD.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2012·淮北模拟)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x
(k>0)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6相交与第一象限的A、B两点,如图所示,过A、B两点分别做x、y轴的垂线,线段AC、BD相交与P,给出以下结论:
①OA=OB;②△OAM∽△OBN;③若△ABP的面积是8,则k=5;④P点一定在直线y=x上,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个.
第一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6740
106743
106745
106747
106749
106751
106753
106755
106757
106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