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0·龙岩质检)如图,A、B、C、D为⊙O的四等分点,若动点P从点C出发,沿C·D·O·C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APB的度数为y,则y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如图,在△ABC中,AB=AC=a,∠BAC=18°,动点P、Q分别在直线BC上运动,且始终保持∠PAQ=99°.设BP=x,CQ=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 )
如图(1),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E-D-O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
时间为x (秒),∠APB=y (度),图(2)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则点M的横坐标应为( )
(2012·亳州一模)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BC=2cm,∠A=30°,四边形DEFG为矩形,
DE=2
3
cm
,EF=6cm,且点C、B、E、F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与点E重合.Rt△ABC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矩形DEFG的边EF向右平移,当点C与点F重合时停止.设Rt△ABC与矩形DEFG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
2
,运动时间xs.能反映ycm
2
与xs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2011·溧水县一模)如图,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s),∠APB=y(°),右图函数图象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则点M的横坐标应为( )
(2011·保康县模拟)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CD=6cm,AD=2cm,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BA,AD,DC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C点停止,两点运动时的速度都是1cm/s,而当点P到达点A时,点Q正好到达点C.设P点运动的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
2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整个运动中y关于t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2009·南岗区一模)如图,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正三角形沿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
设正三角形的运动时间为t,正三角形与正方形的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则下面能反映正三角形运动的全过程中s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如图,AB为半圆所在⊙O的直径,弦CD为定长且小于⊙O的半径(点C与点A不重合),CF⊥CD交AB于F,DE⊥CD交AB于E,G为半圆中点,当点C在
AG
上运动时,设
AC
的长为x,CF+D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
S
△
A
3
B
3
C
3
=
7
16
,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
A
A
8
AB
=
B
B
8
BC
=
C
C
8
CA
=
1
9
(阴影部分),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 )
已知:如图1,点G是BC的中点,点H在AF上,动点P以每秒2cm的速度沿图1的边线运动,运动路径为:G→C→D→E→F→H,相应的△ABP的面积y(cm
2
)关于运动时间t(s)的函数图象如图2,若AB=6cm,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图1中的BC长是8cm;②图2中的M点表示第4秒时y的值为24;③图1中的CD长是4cm;
④图1中的DE长是3cm;⑤图2中的Q点表示第8秒时y的值为33;⑥图2中的N点表示第12秒时y的值为18cm
2
.
第一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8303
78305
78307
78309
78311
78313
78315
78318
78320
7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