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荆门模拟)如图A(2,0),B(0,4),BC⊥AB且D为AC中点,双曲线
y=
k
x
过点C,则k=
-6
-6
.
(2013·槐荫区一模)如图所示,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4),点P为双曲线y=
6
x
(x>0)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PE、PF,当PE、PF分别与线段AB交于点C、D时,AD·BC的值为
25
2
25
2
.
(2013·岱山县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BA∽△ODC,边OA、OC都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6,8),∠BAO=∠OCD=90°,OD=5.反比例函数
y=
k
x
(x>0)的图象经过点D,交AB边于点E.则BE的值为
6
6
.
(2013·滨湖区二模)如图,已知点A是双曲线y=
3
x
在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连接AO,以OA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OB(∠AOB=90°),点B在第四象限,随着点A的运动,点B的位置也不断的变化,但始终在一函数图象上运动,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y=-
3
x
y=-
3
x
.
(2013·宝应县模拟)如图,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四边形OABC是矩形,反比例函数y=
k
x
(x>0)与AB相交于点D,与BC相交于点E,若BE=3CE,四边形ODBE的面积是9,则k=
3
3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
1
x+b(k
1
≠0)与反比例函数
y=
k
2
x
(k
2
>0)相交于A(1,m)和B(4,n),过点A作AM⊥x轴于M,直线AB交y轴于C.
(1)若AB=5,求点A坐标;
(2)过点C作CD⊥y轴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D,若△CDB的面积为
8
5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
2
+(2-3a)x+3=0的一个根为1.
(1)求a的值;
(2)若m、n(m<n)是此方程的两根,直线l:y=mx+n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坐标原点O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O′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求反比例函数y=
k
x
的解析式.
(3)将直线l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θ(0°<θ<90°),得到直线l′,l′交y轴于点P,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与(2)中的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交于点Q,当APQO′的面积为9-
3
3
2
时,求角θ的值.
如图,已知梯形ABCO的底边AO在x轴上,BC∥AO,BA⊥x轴,反比例函数y=
6
x
的图象经过点C,交OB于点D,且OD:OB=1:3,则△OCD与△ABD的面积之和为多少?
如图,A点是双曲线y=-
9
x
上一点,连接OA交双曲线y=-
1
x
于点B,BC平行于x轴并交双曲线y=-
9
x
于点C,求△OAC的面积.
已知直线y=x+b交x轴交于点A,交y轴于点B,交双曲线y=
k
x
(k>0,x>0)
于点C,过点C作CD⊥x轴于点D.
(1)若b=-2,且四边形OBDC是平行四边形,请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k的值;
(2)若OC=
2
OB
,且BC·AC=4,求b的值.
第一页
上一页
136
137
138
139
14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49907
1149909
1149911
1149913
1149914
1149916
1149918
1149921
1149923
114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