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在△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试求△ABC周长.
如图:三角形△ABC中,∠B=45°,∠C=60°,AB=
3
2
,AD⊥BC于D,求CD.
如图,在△ABC中,AD⊥BC于D,AB=3,BD=2,DC=1,求AC
2
的值.
如图,已知△ABC中,∠ACB=90°,AC=BC,BE⊥CE,垂足为E,AD⊥CE,垂足为D,
(1)判断直线BE与AD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
平行
;BE与AD之间的距离是线段
ED
ED
的长;
(2)若AD=6cm,BE=2cm.,求BE与AD之间的距离及AB的长.
如图是单位长度是1的网格,在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面积为5的正方形.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D=90°,DC=3cm,AD=4cm,AB=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
1
∥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沿射线AC方
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交射线BB
1
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如图,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的弧AB上,有一个动点P,PH⊥OA,垂足为H,△PHO的中线PM与NH交于点G.
(1)求证:
PG
GM
=2;
(2)设PH=x,G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如果△PGH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的长.
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1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
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PCQ关于直线PQ对称的图形是△PDQ.设运动时间为t(秒).
(1)设四边形PCQD的面积为y,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
(2)t为何值时,四边形PQBA是梯形?
(3)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D∥AB?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证明一类含有线段的等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法.
(1)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边上的高为h,M是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点M到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h
1
、h
2
.请用面积法证明:h
1
+h
2
=h;
(2)当点M在BC延长线上时,h
1
、h
2
、h之间的等量关系式是
h
1
-h
2
=h
h
1
-h
2
=h
;(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3)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
1
:y=
3
4
x+3、l
2
:y=-3x+3,若l
2
上的一点M到l
1
的距离是1,请运用(1)、(2)的结论求出点M的坐标.
第一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76353
576354
576355
576356
576357
576358
576359
576360
576361
57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