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AB为⊙O的直径,BC⊥AB于点B,连接OC交⊙O于E,弦AD∥OC,弦DF⊥AB于点G.
(1)求证:CD为⊙O切线;
(2)若sin∠BAD=
4
5
,⊙O直径为5,求DF的长.
如图,直线AB经过圆心O,△BCT内接于⊙O,B是
TC
的中点,连接AT,且TB平分锐角∠CTA,cos∠CTA=
1
2
.
(1)求证:AT是⊙O的切线;
(2)若CT交OA于K,BC=2,请你猜测AT的长度,并证明你的结论.
当0°<α<60°时,下列关系式中有且仅有一个正确.
A.
2sin(α+30°)=sinα+
3
B.
2sin(α+30°)=2sinα+
3
C.
2sin(α+30°)=
3
sinα+cosα
(1)正确的选项是
C
C
;
(2)如图1,△ABC中,AC=1,∠B=30°,∠A=α,请利用此图证明(1)中的结论;
(3)两块分别含45°和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2方式放置在同一平面内,BD=
8
2
,求S
△ADC
.
如图所示,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AC=
3
.求线段AD的长.
已知:在Rt△ABC,∠C=90°,D是BC边的中点,DE⊥AB于E,tanB=
1
2
,AE=7,求DE.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B的坐标为(3,0),OA=2,∠AOB=60°
(1)求点A的坐标及线段AB的长;
(2)若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腰三角形,OB=AB,∠OBA=120°,点B的坐标是(
0,4),点A在第一象限.点R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R,并把△BOR绕着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BO与BA重合,得到△BAQ.
(1)求点A的坐标;
(2)当点R运动到点(
2
3
3
,0)时,求此时点Q的坐标;
(3)当点Q落在x轴上时,请直接写出点R的坐标;
(4)是否存在点R,使△ORQ的面积等于
3
2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R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Rt△OAB的直角边O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坐标为(
3
,1),以OB所在直线为对称轴将△OAB作轴对称变换得△OCB.现有动点
P从点O出发,沿线段OA向点A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O向点O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AOC的度数;
(2)若四边形BCQP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设PQ与OB交于点M,
①当△OM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
②探究线段OM长度的最大值是多少,直接写出结论.
在梯形ABCD中,AD∥BC,AD=8cm,BC=2cm,AB=CD=6cm.动点P、Q同时从A点出发,点P沿线段AB→BC→CD的方向运动,速度为2cm/s;点Q沿线段AD的方向运动,速度为1cm/s.当P、Q其中一点先
到达终点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APQ的面积为S(cm
2
).
(1)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个t的值使∠CQP=60°?通过计算说明;
(2)当点P在CD上时,是否存在某个t的值使PQ=AQ?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试探究:点P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取何值时,S的值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两个全等的Rt△ABC和Rt△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B=∠DFE=90°且AC=1.固定△ABC不动,将△DEF作如下操作:
(1)如图1,△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即D点在线段AB内移动),连接DC、CF、FB,四边形CDBF的面积会变吗?若不变请求出其面积;
(2)如图2,当D点移到AB中点时,连接DC、CF、FB,BC与DF相交于点O.除Rt△ABC≌Rt△DEF外,请找出图中其他所有全等三角形,不必写理由;
(3)如图3,△DEF的D点固定在AB的中点,然后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DEF,使DF落在AB边上,此时F点恰好与B点重合,连接AE,求:sin∠α的值.
第一页
上一页
164
165
166
167
16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80431
180433
180434
180436
180437
180439
180441
180443
180446
18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