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M(2,0),直线y=x+2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点A在y轴上,P为线段AB上一动点(除A,B两端点外),过P作x轴的垂线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Q设线段PQ的长为l,点P的横坐标为x.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l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l的取值范围;
(3)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四边形PQMA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1,3),把矩形绕点B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它的顶点O落在x轴的点D处,已知M是第四象限内纵坐标为-1的点,以M为顶点的抛物线正好过O、D两点.
(1)求点D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使以O、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二次函数y=-x
2
+4x-3
(1)求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2)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3)若图象的顶点D,与x轴交于点A、B(A在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在此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S
△ABP
=
1
3
S
△ABC
?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抛物线y=
1
2
x
2
+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其中点A坐标是(-4,0),点C坐标为(0,-2).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E是线段AB上的动点,作EF∥AC交BC于F,连接CE,当△CEF的面积是△BEF面积的2倍时,求E点的坐标;
(3)若P为抛物线上A、C两点间的一个动点,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Q,当P点运动到什么
位置时,线段PQ的值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
已知二次函数y=(m-1)x
2
+4x+m
2
-1的图象经过原点.
(1)请求出m的值及图象与x轴的另一交点的坐标;
(2)若把(1)中求得的函数的图象沿其对称轴上下平行移动,使顶点移到直线
y=
1
2
x
上,请求出此时函数的解析式;
(3)若在(1)中求得的函数的图象上,已知有一点E在x轴上,点F在抛物线上,且点E和点F的横坐标都为-2,能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得PE+PF最短?若能,请求出这个最短距离;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已知抛物线y=x
2
上有A、B两点,A点横坐标为-1,B点横坐标为2,过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C点,试求四边形OABC的面积.
选做题:已知二次函数y=ax
2
-ax+m的图象交x轴于A(x
1
,0)、B(x
2
,0)两点,x
1
<x
2
,交y轴的负半轴于C点,且AB=3,tan∠BAC-tan∠ABC=1.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第一象限,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S
△PAC
=6?若存在,请你求出点P的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
抛物线y=x
2
,
y=-
1
2
x
2
和直线x=a(a>0)分别交于A、B两点,已知∠AOB=90°.
(1)求过原点O,把△AOB面积两等分的直线解析式;
(2)为使直线
y=
2
x+b
与线段AB相交,那么b值应是怎样的范围才适合.
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y=-x
2
+4x图象上的一段,其中0≤x≤4、若矩形ABCD的两个顶点A,B落在x轴上,另外两个顶点C,D落在函数图象上,则矩形ABCD的周长能否恰好为8?若能,请求出C,D两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证明:若x取任意整数时,二次函数y=ax
2
+bx+c总取整数值,那么2a、a-b、c都是整数.
(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且证明你的结论.
第一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67206
167208
167210
167212
167213
167215
167217
167218
167219
16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