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2·北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Rt△ABC,∠A=90°,AB=AC,A(-2,0)、B(0,1)、C(d,2).
(1)求d的值;
(2)将△ABC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在第一象限内B、C两点的对应点B′、C′正好落在某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请求出这个反比例函数和此时的直线B′C′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直线BC交y轴于点G.问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M和反比
例函数图象上的点P,使得四边形PGMC′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M和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1·绵阳)右图中曲线是反比例函数
y=
n+7
x
的图象的一支.
(1)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若一次函数
y=-
2
3
x+
4
3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AOB的面积为2,求n的值.
(2011·柳州)如图,直线y=kx+k(k≠0)与双曲线y=
m-5
x
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M,与x轴交于点A.
(1)求m的取值范围和点A的坐标;
(2)若点B的坐标为(3,0),AM=5,S
△ABM
=8,求双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2011·贵港)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
4
x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A (4,m).
(1)求m的值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直线x=2与反比例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B、C,求线段BC的长.
(2011·北海)如图,矩形ABCD中,AB=1,BC=2,BC在x轴上,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经过A、C两点,并与y轴
交于点E,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经过点A.
(1)写出点E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图象写出当x>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2010·珠海)已知:正比例函数y=k
1
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k
2
x
(x>0)的图象交于点M(a,1),MN⊥x轴于点N(如图),若△OMN的面积等于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010·义乌市)如图,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交于点P,点P在第一象限.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C、D,且S
△PBD
=4,
OC
OA
=
1
2
.
(1)求点D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图象写出当x>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2010·密云县)附加题: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交于点A(3,2)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M(m,n)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0<m<3,过点M作直线MN∥x轴,交y轴于点B;过点A作直线AC∥y轴交x轴于点C,交直线MB于点D.当四边形OADM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BM与DM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10·茂名)已知⊙O
1
的半径为R,周长为C.
(1)在⊙O
1
内任意作三条弦,其长分别是l
1
l
2
l
3
,求证:l
1
+l
2
+l
3
<C;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设⊙O
1
的圆心为O
1
(R,R).
①当直线l:y=x+b(b>0)与⊙O
1
相切时,求b的值;
②当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与⊙O
1
有两个交点时,求k的取值范围.
(2010·柳州)如图,过点P(-4,3)作x轴,y轴的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交双曲线y=
k
x
(k≥2)于E、F两点.
(1)点E的坐标是
(-4,-
k
4
)
(-4,-
k
4
)
,点F的坐标是
(
k
3
,3)
(
k
3
,3)
;(均用含k的式子表示)
(2)判断EF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记S=S
△PEF
-S
△OEF
,S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求出其最小值;若没有,请你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612
107614
107616
107618
107620
107622
107624
107627
107629
10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