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2·邢台二模)如图,△ABC∽△DEC,CA=CB,且点E在AB的延长线上.求证:
(1)AE=BD;
(2)△BOE∽△COD.
(2012·南昌模拟)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A=36°,AC=BC,AC
2
=AD·AB.
(1)试说明:△ADC和△BDC都是等腰三角形;
(2)若AB=1,求AC的值.
(2011·温州一模)如图1,矩形ABCD中,AB=21,AD=12,E是CD边上的一点,DE=16,M是BC边上的中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边AB以每秒1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动点P的运动时间是t秒;
(1)求线段AE的长;
(2)当△ADE与△PBM相似时,求t的值;
(3)如图2,连接EP,过点P作PH⊥AE于H.
①当EP平分四边形PMEH的面积时,求t的值;
②以PE为对称轴作线段BC的轴对称图形B′C′,当线段B′C′与线段AE有公共点时,写出t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
(2011·北塘区二模)已知,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的两侧如图作正方形BEFG、正方形DMNK,恰好使得N、A、F三点在一直线上,连接MF交线段AD于点P,连接NP,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正方形DMNK的边长为y,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NPF的面积为32时,求x的值;
(3)以P为圆心,AP为半径的圆能否与以G为圆心,GF为半径的圆相切?若能请求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11·鞍山一模)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我们称这种三角形为倍角三角形.如图1,倍角△ABC中,∠A=2∠B,∠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倍角三角形的三边a,b,c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1)我们先从特殊的倍角三角形入手研究.请你结合图形填空:
三三角形角形
角的已知量
a
b
b+c
a
图2
∠A=2∠B=90°
图3
∠A=2∠B=60°
(2)如图4,对于一般的倍角△ABC,若∠CAB=2∠CBA,∠CAB、∠CBA、∠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a,b,c,三边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作出猜测,并结合图4给出的辅助线提示加以证明;
(3)请你运用(2)中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若一个倍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6,求第三边长. (直接写出结论即可)
(2010·宣城二模)如图,∠AOB=60°,P、Q两点分别由O点沿OA、OB方向同时移动,移动速度分别为a米/秒和b米/
秒,过P、Q分别作PM⊥OB于M,QN⊥OA于N,求:
(1)△POM与△QON的周长之比与面积之比;
(2)若在移动过程中,P与N重合时,求
a
b
的值.
(2010·三河市一模)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3,对角线AC,BD交点O,直角MPN绕顶点P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与线段AB,AD交于点M,N(不与点B,A,D重合). 设DN=x,四边形AMPN的面积为y.在下面情况下,y随x的变化而变化吗?若不变,请求出面积y的值;若变化,请求出y与x的关系式.
(1)如图1,点P与点O重合;
(2)如图2,点P在正方形的对角线AC上,且AP=2PC;
(3)如图3,点P在正方形的对角线BD上,且DP=2PB.
(2010·淮北模拟)如图,已知△ABC中CE⊥AB于E,BF⊥AC于F,
(1)求证:△AFE∽△ABC;
(2)若∠A=60°时,求△AFE与△ABC面积之比.
(2010·虹口区二模)如图3,点E、D分别是正三角形ABC、正四边形ABCM、正五边形ABCMN中以C点为顶点的一边延长线和另一边反向延长线上的点,且BE=CD,DB延长线交AE于点F.
(1)求图1中∠AFB度数,并证明CD
2
=BD·EF;
(2)图2中∠AFB的度数为
90°
90°
,图3中∠AFB度数为
108°
108°
,在图2、图3中,(1)中的等式
成立
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不必证明)
(3)若将条件“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改为“正n边形”,其它条件不变,则∠AFB度数为
(n-2)180°
n
(n-2)180°
n
.(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不必证明)
(2010·奉贤区一模)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BC=4,M是边AB的中点,E、G分别是边AC、BC上的一点,∠EMG=45°,AC与M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在不添加字母和线段的情况下写出图中一定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其中的一对;
(2)连接结EG,当AE=3时,求EG的长.
第一页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72449
172450
172452
172453
172454
172455
172457
172458
172459
17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