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首先,我们看两个问题的解答:
问题1:已知x>0,求
x+
3
x
的最小值.
问题2:已知t>2,求
t
2
-5t+9
t-2
的最小值.
问题1解答:对于x>0,我们有:
x+
3
x
=(
x
-
3
x
)
2
+2
3
≥
2
3
.当
x
=
3
x
,即
x=
3
时,上述不等式取等号,所以
x+
3
x
的最小值
2
3
.
问题2解答:令x=t-2,则t=x+2,于是
t
2
-5t+9
t-2
=
(x+2)
2
-5(x+2)+9
x
=
x
2
-x+3
x
=x+
3
x
-1
.
由问题1的解答知,
x+
3
x
的最小值
2
3
,所以
t
2
-5t+9
t-2
的最小值是
2
3
-1
.
弄清上述问题及解答方法之后,解答下述问题: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b>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使得△OAB的面积值等于|OA|+|OB|+3.
(1)用b表示k;
(2)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如图,直线y=kx+6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A点的坐标为(3,0),若P为y轴(B点除外)上的一点,过P作PC⊥y轴交直线AB于C,设线段PC的长为l,点P的坐标为(0,m).
(1)如果点P在线段BO(B点除外)上移动,求l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
(2)如果点P在射线BO(B、O两点除外)上移动,求当m为何值时,S
△APC
=2.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0,1),D为AB上任意一点,CD⊥BE,求
S△ACD
S△BCE
的最小值.
已知n为正整数,一次函数
y=
n+1
n
x+n+1
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外接圆面积为
25
4
π
.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如图,将·O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已知AB边所在直线的解析为:y=-x+4.
(1)点C的坐标是(
-4
-4
,
4
4
);
(2)若将·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OBDE,BD交OC于点P,求△OBP的面积;
(3)在(2)的情形下,若再将四边形OBDE沿y轴正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x(0≤x≤8),与·OABC重叠部分面积为S,试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如图:直线y=-x+18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y=2x分别与AB交于C点,与过点A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于D点.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过点E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OD于P、Q,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E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0<t<12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1)中S的最大值;
(3)当t>0时,若点(10,10)落在正方形PQMN的内部,求t的取值范围.
(2013·宝应县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
4
3
x+8的图象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OD=
1
4
OB,AC=
1
4
AB,过点C作CE⊥OA于点E,点M从点C出发,沿CD方向运动,过点M作MN⊥OA于点N,过点N作NP∥AB,交OB于点P,当点N与点O重合时点M停止运动.设AN=a.
(1)求点C的坐标;
(2)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P;
(3)是否存在点M,使△MN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2·昆山市二模)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2,4),在点A处有二只蚂蚁(忽略其大小),它们同时出发,一只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垂直向上爬行,另一只同样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水平向右爬行,t秒后,它们分别到达B、C处,连接BC.若在x轴上有两点D、E,满足DB=OB,EC=OC,则
(1)当t=1秒时,求BC的长度;
(2)证明:无论t为何值,DE=2AC始终成立;
(3)延长BC交x轴于点F,当t的取值范围是多少时,点F始终在点E的左侧?(请直接写出结果,无需书写解答过程!)
(2007·海淀区一模)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
y=-
3
3
x+2
分别交x轴、y轴于C、A两点.将射线AM绕着点A顺时针旋45°得到射线AN.点D为AM上的动点,点B为AN上的动点,点C在∠MAN的内部.
(1)求线段AC的长;
(2)当AM∥x轴,且四边形ABCD为梯形时,求△BCD的面积;
(3)求△BCD周长的最小值;
(4)当△BCD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且
BD=
5
2
6
时,△BCD的面积为
.(第(4)问需填写结论,不要求书写)
(2007·长宁区二模)如图,直角坐标平面中,等腰梯形ABCD的对称轴l与x轴垂直,垂足M(3,0),四边形ABEF
是梯形ABCD在对称轴左边的部分,且A(1,2),B(0,1).
(1)请补画出梯形ABCD在对称轴右边的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写出C、D两点的坐标;
(3)如果经过A、B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1,那么线段AB的函数表达式为y=x+1(0≤x≤1).试根据C、D两点的坐标求出线段CD的函数表达式.
第一页
上一页
162
163
164
165
16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52212
1352215
1352217
1352218
1352220
1352223
1352224
1352226
1352229
135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