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0·黄浦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形内一点,且∠APB=∠APC=135°.
(1)求证:△CPA∽△APB;
(2)试求tan∠PCB的值.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只有一个交点A,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AD垂直平分OB,垂足为D,OA=
5
,sin∠ABO=
2
5
5
.
(1)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已知Rt△ABC的斜边AB的长为10cm,sinA、sinB是方程m(x
2
-2x)+5(x
2
+x)+12=0的两根.
(1)求m的值;
(2)求Rt△ABC的内切圆的面积.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2,-1),B(1,3)两点,并且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
(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tan∠OCD的值.
如图,直线
y=-
4
3
x+4
和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B、C,点A的坐标是(-2,0).
(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2)动点M从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运动t秒时,△MON的面积为S.
①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点M在线段O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4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直线
y=-
3
4
x+6
分别与x,y轴交点为C,A,BC=AC,AE平分∠CAO,OD平分∠AOC交AE于点D,连接BD交y轴于点F,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匀速运动,速度为5单位/秒
,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A匀速运动,速度为5单位/秒,设点P,Q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线段BE的长.
(2)若△PEQ的面积为S,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如图,抛物线交x轴于点A(-2,0),点B(4,0),交y轴于点C(0,4).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
(2)若直线y=x交抛物线于M,N两点,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E,连接BC,EB,EC.试判断△EBC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设P为直线MN上的动点,过P作PF∥ED交直线MN上方的抛物线于点F.问:在直线MN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E,D,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及相应的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Rt△ABC中,∠ACB=90°,tanB=
3
4
,D是BC点边上一点,DE⊥AB于E,CD=DE,AC+CD=18.
(1)求BC的长(2)求CE的长.
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E为BC中点,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画AD∥BC(D为格点),连接CD;
(2)通过计算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
(3)在△ACB中,tan∠CAE=
1
2
1
2
,在△ACD中,sin∠CAD=
5
5
5
5
.
如图,△ABC和△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C,D在一条直线上,点M是AE的中点,BC=3,CD=1.
(1)求证:tan∠AEC=
BC
CD
;
(2)请探究BM与DM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第一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73996
173997
173998
173999
174000
174001
174002
174003
174004
17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