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9·广东一模)在如图的12×24的方格形纸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有一△ABC.现先把△ABC分别向右、向上平移8个单位和3个单位得到△A
1
B
1
C
1
;再以点O为旋转中心把△A
1
B
1
C
1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2
B
2
C
2
.请在所给的方格形纸中作出△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2
.
(2007·滨湖区一模)(1)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将△ABC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6格,得△A
1
B
1
C
1
,再将△A
1
B
1
C
1
绕点B
1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
2
B
1
C
2
;
(2)若在方格纸的适当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后,点A
1
、B
1
、C
1
的坐标分别为(-1,4)、(0,0)、(3,0),则在你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A
2
、C
2
的坐标分别为:A(
-7,1
-7,1
)、A
2
(
4,1
4,1
)、C
2
(
0,-3
0,-3
).
△ABC三个顶点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所示.
(1)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A
1
B
1
C
1
;
(2)将△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
2
B
2
C
2
,并写出A
2
的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EF,其中点A、B、C、D都在格点上,点E、F在方格线上.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将△DEF绕点D顺时针旋转
30
30
度,再向左平移
2
2
个单位可与△ABC拼成一个正方形;
(2)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
1
B
1
C
1
; 画出△ABC绕点P(1,-1)顺时针旋转90°后的△A
2
B
2
C
2
;
(3)△A
1
B
1
C
1
与△A
2
B
2
C
2
成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若不成中心对称图形,则说明理由.
在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ABC中,∠C=90°,AC=
3,BC=6.
(1)试作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C′;
(2)若点B的坐标为(-4,5),试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A、C两点的坐标;
(3)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B″C″,并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作图题在图中,把△ABC向右平移5个方格,再绕点B的对应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要求: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并标明对应字母.
如图所示,在8×8的网格中,我们把△ABC在图1中作轴对称变换,在图2中作旋转变换,已知网格中的线段ED、线段MN分别是边AB经两种不同变换后所得的像,请在两图中分别画出△ABC经各自变换后的像,并标出对称轴和旋转中心(要求:不写作法,作图工具不限,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旋转是一种常见的全等变换,图1中△ABC绕点O旋转后得到△A′B′C′,我们称点A和点A′、点B和点B′、点C和点C′分别是对应点,把点O称为旋转中心.
(1)观察图1,想一想,旋转变换具有哪些特点呢?请写出其中三个特点;
(2)图2中,△ABC顺时针旋转后,线段AB的对应线段为线段DE,请你利用圆规、直尺等工具,
①作出旋转中心O;
②作出△ABC绕点O旋转后的△DEF.(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并说明作法)
如图△ABC三点的坐标为A(1,4),B(5,1),C(1,1).
①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得到的△A
1
B
1
C
1
,则B
1
坐标为
(-5,1)
(-5,1)
;
②作出△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A
2
B
2
C
2
,则A
2
的坐标为
(-2,1)
(-2,1)
;
③△A
1
B
1
C
1
与△A
2
B
2
C
2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36
7
36
7
.
以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O对称的△A
1
B
1
C
1
.
第一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7084
147086
147088
147090
147092
147094
147096
147098
147100
14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