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1)在图1所示的正方形网格图中,请你画出△ABC向下平移两格再向右平移三格后的△A′B′C′.
(2)请你画出图2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图形绕点P旋转180°后的图形.
如图,在正方形网络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4)、(-2,0)、(-4,1),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
1
B
1
C
1
;
(2)平移△ABC,使点A移动到点A
2
(0,2),画出平移后的△A
2
B
2
C
2
并写出点B
2
、C
2
的坐标;
(3)△A
1
B
1
C
1
与△A
2
B
2
C
2
成中心对称,写出其对称中心的坐标.
画图与计算:
(1)如图1,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任意连接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请画出AB=
2
,CD=
5
,EF=
13
这样的线段.
(2)如图2所示,在边长为1 的网格中作出△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C′,并计算对应点B和B′之间的距离.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6,-3),B(0,-5).
(1)画出△OAB绕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OA
1
B
1
;
(2)画出△OAB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OA
2
B
2
;
(3)猜想:∠OAB的度数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1,-1),B(1,-5),C(4,-5).
(1)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
1
B
1
C
1
,并直接写出顶点A
1
、B
1
、C
1
的坐标;
(2)作出△ABC关于点P(0,-2)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
2
B
2
C
2
,并直接写出顶点A
2
、B
2
、C
2
的坐标.
(2013·长汀县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已知△ABC;
①将△ABC向x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A
1
B
1
C
1
,
②再以O为旋转中心,将△A
1
B
1
C
1
旋转180°得△A
2
B
2
C
2
,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并标明对应字母.
(2012·武汉模拟)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折线段ABC的位置如图所示.
(1)现把折线段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画出相应的图形A′B′C′;
(2)把折线段A′B′C′绕线段AA′的中点D顺时针旋转90°,画出相应的图形A″B″C″;
(3)在上述两次变换中,点C→C′→C″的路径的长度比点A→A′→A″的路径的长度大
(
10
2
-1)π
(
10
2
-1)π
个单位.
(2012·安福县模拟)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4,-1).
①把△ABC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
1
B
1
C
1
,画出△A
1
B
1
C
1
,并写出C
1
的坐标;
②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A
1
B
1
C
1
关于原点O对称的△A
2
B
2
C
2
,并写出点C
2
的坐标.
(2011·雨花区模拟)在小正方形组成的15×15的网络中,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
1
B
1
C
1
D
1
的位置如图所示.
(1)现把四边形ABCD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画出相应的图形A
2
B
2
C
2
D
2
,
(2)若四边形ABCD平移后,与四边形A
1
B
1
C
1
D
1
成轴对称,写出满足要求的一种平移方法,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
3
B
3
C
3
D
3
.
(2011·江门一模)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方格纸中建立直角坐标系,△AB
C各顶点的坐标为:A(-4,4)、B(-1,1)、C(-5,1).
(1)将△ABC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请在图中画出△A′B′C′;
(2)写出A′点的坐标.
第一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7064
147066
147068
147070
147072
147074
147076
147078
147080
14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