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5·绵阳)如图所示,画出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请参见解答
请参见解答
(画在图上)
△ABC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摆放,其中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4,1),(-1,-1),(-3,2),若将△ABC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A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1,2)
(1,2)
.
(2010·和县一模)如图,把△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到△AB′C′.
(1)画出△AB′C′;
(2)点C′的坐标为
2,0
2,0
;
(3)求CC′的长.
(2009·龙岩质检)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一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把△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A
1
B
1
C
1
,画出△A
1
B
1
C
1
;
(2)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
1
B
1
C
1
关于原点O对称的△A
2
B
2
C
2
,并写出点A
2
、B
2
、C
2
的坐标;
(3)求△A
2
B
2
C
2
的面积.
(2009·白下区一模)△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如果△A
1
B
1
C
1
与△ABC关于原点对称,请直接写出△A
1
B
1
C
1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2)在图中画出△ABC关于点(0,1)对称的△A
2
B
2
C
2
;
(3)观察△ABC与△A
2
B
2
C
2
对应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写出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a,b)关于点(0,1)的对称点的坐标:
(-a,-b+2)
(-a,-b+2)
.
(2008·双峰县模拟)△ABC在方格纸中位置如图所示
(1)请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1)、B(1,-4),并求出C点的坐标;
(2)作出△ABC关于横轴对称的△A
1
B
1
C
1
,再作出△ABC以坐标原点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的△A
2
B
2
C
2
,并写C
1
,C
2
两点的坐标;
(3)观察△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2
,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能否由另一个三角形经过某种变换而得到?若能,请指出什么变换.
(2008·荔湾区二模)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图中.根据图形,解决下面的问题:
(1)把△ABC以C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5小格得到△A′B′C′,画出△A′B′C′(不写作法);
(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
(2008·海口一模)在图中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2)、B(-1,3)、C(-3,4),△ABC中任意一点P的坐标为(a,b).
(1)△A
1
B
1
C
1
是由△ABC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观察它们对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指出是怎样变换得到的?并写出点P对应点P
1
的坐标(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作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
2
B
2
C
2
,并写出点P对应点P
2
的坐标(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判断△A
2
B
2
C
2
能否看作是由△A
1
B
1
C
1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若是,请指出是怎样变换得到的.
(2007·中山区一模)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O(0,0),B(-3,0),且∠AOB=45°,将△OAB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B'.
(1)画出△OA'B'.
(2)点B'坐标为
(0,3)
(0,3)
.
(3)求BB'的长.
(2007·高淳县一模)如图,已知△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1,-1),B(-4,-3),C(-4,1).
(1)(i)作出△ABC关于原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到△A
1
B
1
C
1
;
(ii)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A
2
B
2
C
2
.
(2)(i)填空:点A
2
的坐标为
(-1,-1)
(-1,-1)
;
(ii)选择:△A
1
B
1
C
1
不可能由△A
2
B
2
C
2
按下列的哪种方式得到
A
A
A.平移 B.旋转 C.先平移后旋转 D.先旋转后平移.
第一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6818
146820
146822
146825
146827
146829
146831
146833
146835
14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