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第一象限的点(a,b)绕(O,-1)旋转180°后所得点的坐标为
(-a,-2-b)
(-a,-2-b)
.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1,
3
),若将PO绕原点O点顺时针旋转90°,则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3
,-1)
(
3
,-1)
.
已知点A(-5,-2),将点A绕原点旋转180°后与点B重合,那么点B的坐标为
(5,2)
(5,2)
.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三角形①、②、③、④…,则三角形②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
36
5
,
12
5
)
(
36
5
,
12
5
)
.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36,0)
(36,0)
.
已知点A(0,2),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30°后得OB,则B点的坐标是
(-1,
3
)
(-1,
3
)
.
如图,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菱形周长为12,∠ABC=120°,则点A的坐标是
(
3
3
2
,0)
(
3
3
2
,0)
,若将此菱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此时点A的坐标是
(0,-
3
3
2
)
(0,-
3
3
2
)
.
根据指令[s,A](s≥0,0°<A<180°),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逆时针旋转角度A,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现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面对x轴正方向,若下指令[4,90°],则机器人应移动到点
(0,4)
(0,4)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直角边O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将△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20°至△OA′B′,如图已知OA=8,∠BOA=30°,则点B′的坐标为
(-6,
2
3
)
(-6,
2
3
)
.
(2012·丹东)如图,点A是双曲线y=
k
x
在第二象限分支上的任意一点,点B、点C、点D分别是点A关于x轴、坐标原点、y轴的对称点.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8,则k的值为( )
(2011·遂宁)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5950
145952
145954
145956
145958
145960
145963
145965
145967
14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