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在△ABC中,AB=AC,
(1)若P是BC边上的中点,连结AP,求证:BP·CP=AB
2
-AP
2
;
(2)若P是BC边上任意一点,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P是BC边延长线上一点,线段AB、AP、BP、CP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已知:三条边长AB=2,AC=
4
1
2
,BC=
2
5
125
.在如图的4×4的方格内画△ABC,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求△ABC的面积;
(2)求点A到BC边的距离.
小丽剪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纸片,她取出其中的几张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
(1)如果AC=6cm,BC=8cm,试求△ACD的周长.
(2)如果∠CAD:∠BAD=4:7,求∠B的度数.
操作二:如图2,小丽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已知两直角边AC=6cm,BC=8cm,你能求出CD的长吗?
如图,已知△ABC中,∠B=90°,AB=8cm,BC=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
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
(1)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吗?若能则求出几秒钟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2)从出发几秒后,直线PQ第一次把原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如图,已知△OAB中,AB=AO=20,点B的坐标为(-32,0).求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8
x
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A点的横坐标与B点的纵坐标都是-2;①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观察图象,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③求△AOB的面积.④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P,使S
△POA
=2S
△AOB
,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ABC中,∠ACB=90°,AD平分∠BAC,DE⊥AB交AB于点E,点F是AC上一点,∠FDC=∠CAB.
(1)求证:CF=BE;
(2)若ED、AC的延长线交于点G,FG=8,CD=3,求AB的长.
如图,已知△ABC中,BC=AC=8厘米,∠C=90°,如果点P在线段A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A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C上由C点向B点运动,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点M是AB的中点.
(1)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APM与△CQM是否保持全等,请说明理由;
(2)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MQC的面积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3)线段AP、PQ、BQ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写出这个关系,并加以证明.
如图,∠ACB=90°,AD是∠CAB的平分线,BC=4,CD=
3
2
,求AC的长.
已知点A(2,2)和点B(-1,-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
第一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9379
109380
109381
109382
109383
109384
109385
109386
109387
10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