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交于A(-6,2)、B(4,n)两点,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D、C两点.
(1)求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AD=tCD,求t.
如图,已知直线
y=-
3
4
x+3
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C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x>0)
上,△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CBA=90°.
(1)求k的值;
(2)把等腰Rt△ABC沿AC翻折,点B落在点D处,点D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x>0)
的图象上吗?请计算说明.
如图,一次函数y=k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交于点P、Q,点P在第一象限.PA⊥x轴于点A,PB⊥
y轴于点B.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C、D,且S
△PBD
=4,OC=OA.
(1)求点D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图象写出当x>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1)如图所示,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2
x
,P点坐标为(1,0),图中已画出一符合条件的一个正方形PQMN,请你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另一个正方形PQ
1
M
1
N
1
,并写出点M
1
的坐标;(温馨提示:作图时,别忘了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喔!)M
1
的坐标是
(-1,2)
(-1,2)
.
(2)请你通过改变P点坐标,对直线M
1
M的解析式y﹦kx+b进行探究可得k﹦
-1
-1
,若点P的坐标为(m,0)时,则b﹦
m
m
;
(3)依据(2)的规律,如果点P的坐标为(6,0),请你求出点M
1
和点M的坐标.
关于x的方程x
2
-2(k-1)x+k
2
=0的两实根x
1
、x
2
满足|x
1
+x
2
|=x
1
x
2
-1.点A为直线y=x上一点,过A作AC⊥x轴交x轴于C,交双曲线
y=
k
x
于B,求OB
2
-AB
2
的值.
在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
k
x
(x>0,k为常数)的图象经过A(4,1),点B(a,b)(0<a<4)是双
曲线上的一动点,过A作AC⊥y轴于C,点D是坐标系中的另一点.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当四边形ABCD为菱形时,试求B、D的坐标;
(3)若以A、B、C、D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2,那么对角线最长可达多少?
如图,反比例函数
y=
k
x
(k≠0)的图象经过点(-3,1),并与直线
y=-
2
3
x+m
交于A(x
1
,y
1
)、B(x
2
,y
2
)两点,并且x
1
、x
2
满足
1
x
1
+
1
x
2
+
1
3
=0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m的值及△AOB的面积.
如图:已知反比例C
1
:
y=
k
1
x
;C
2
:
y=
k
2
x
,且k
1
>k
2
>0,点P是双曲线C
1
上的一点,过P点引x、y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C
2
于A、B两点,连接AB.
(1)当取k
1
=4,k
2
=1,
①点P坐标为(2,2)时,则S
三角形ABP
=
9
8
9
8
;
②点P坐标为(1,4)时,S
三角形ABP
=
9
8
9
8
.
(2)通过观察、思考(1)的计算结果,你能猜想到△ABP的面积有何规律或特征?并请你用含k
1
、k
2
的代数式表示△ABP的面积.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
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OB=
10
,tan∠DOB=
1
3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设点A的横坐标为m,求m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平的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2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曲线y=
k
x
在第一象限经过点D.求双曲线表示的函数解析式.
第一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399
107401
107403
107405
107407
107409
107412
107414
107416
10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