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8·丰台区二模)用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DCEF拼成一个矩形ABEF,把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这个矩形的边AF的中点D重合,且将直角三角尺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直角三角尺的两直角边分别与矩形ABEF的两边BE、EF相交于点G、H时,(如图甲),通过观察或测量BG与EH的长度,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直角三角尺的两直角边分别与BE、E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H时(如图乙),你在图甲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2)得到的结论
成立
成立
.(填写“成立”、“不成立”)
(2008·东城区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50,0),B(50,50),C(0,50).若正方形OABC的内部(边界及顶点除外)一格点P(“格点”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满足S
△POA
·S
△PBC
=S
△PAB
·S
△POC
,就称P为“好点”.
(1)请你判断:P(20,15)是“好点”吗?
(2)求出正方形OABC内部“好点”的个数.
(2008·安溪县质检)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F在BC边上,连接AF交BD于点E,连接EC.
(1)就现有图形中写出所有各对全等三角形.
(2)若∠FEC=2∠ECF,求∠ECF的度数.
(1)已知:如图1,△ABC为正三角形,点M为BC边上任意一点,点N为CA边上任意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试求∠BQM的度数.
(2)如果将(1)中的正三角形改为正方形ABCD(如图2),点M为BC上任意一点,点N为CD边上任意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那么∠BQM等于多少度呢?说明理由.
(3)如果将(1)中的“正三角形”改为正五边形…正n边形(如图3),其余条件都不变,请你根据(1)、(2)的求解思路,将你推断的结论填入下表:(注:正多边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正多边形
正五边形
…
正n边形
∠BQM的度数
…
设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滑动保持且∠EAF=45°,AP⊥EF于点P.
(1)求证:AP=AB;
(2)若AB=5,求△ECF的周长.
(1)如图①,△ABC中,AB=AC,∠BAC=90°,点D为BC边上一点(与点B、C不重合),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可猜想线段CF,B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相等
相等
,位置关系是
垂直
垂直
;
(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时,如图②,(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如图,把正方形ABCD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交于点H.求证:HG=HB.
如图,AC=2,延长正方形ABCD的一边AB到点E,使BE=BC,则DE=
10
10
.
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为边长作第二个正方形,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为边长作第三个正方形…如此下去,得到第n个正方形,通过运算寻找规律,可以猜想出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2
n-1
2
n-1
(答案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正方形的边长为3cm,则它的对角线长为
3
2
3
2
cm.
第一页
上一页
225
226
227
228
22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9089
119091
119093
119095
119097
119099
119101
119103
119105
11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