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杭州一模)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以1cm/秒的速度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以2cm/秒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
2
.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
(2)(其中曲线OG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为线段),则下列结论:
①当0<t≤5时,y=
4
5
t
2
;②当t=6秒时,△ABE≌△PQB;③cos∠CBE=
1
2
;④当t=
29
2
秒时,△ABE∽△QBP;
其中正确的是( )
(2012·石家庄二模)如图1,直径AC、BD将圆O四等分,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路线作匀速运动,若圆O的半径为1,设运动x时间为x(s),∠APB=y°,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点M的横坐标应为( )
(2012·历下区一模)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F是边长为7的等边三角形,点B与点E重合,点A、B、(E)、F在同一条直线上,将△ABC沿E→F方向平移至点A与点F重合时停止,设点B、E之间的距离为x,△ABC与△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2012·和平区二模)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过点P且垂直于AC的直线交菱形ABCD的边于M、N两点.若AC=2,BD=1,设AP=x,S
△AMN
=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2011·桃江县模拟)如图,矩形ABCD的边AB=5cm,BC=4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折线AD→DC→CB上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点P运动到B点时停止运动),那么△ABP的面积S(cm
2
)随时间t(s)变化的图象是( )
(2011·江西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1,1),半径为1、圆心角为90°的扇形外周有一动点P,沿A→B→C→A运动一圈,则点P的纵坐标y随点P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2010·天桥区二模)在·ABCD中,对角线AC=4,BD=6,P是线段BD上一动点,过P作EF∥AC,与·ABCD的两边分别交于E、F.设BP=x,EF=y,则反映y与x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2008·延庆县一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3,点F在DC边上运动,连接AF,过点B作BE⊥AF于E,设BE=y,AF=x,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2008·番禺区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2的圆和边长为5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圆与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的函数关系式的大致图象为( )
如图,矩形ABCD中,BC=4,AB=3,E为边AD上一点,DE=1,动点P、Q同时从点C出发,点P沿CB运动到点B时停止,点Q沿折线CD-DE-EB运动到点B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Q同时出发t秒时,△CPQ的面积为y cm
2
.则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8264
78267
78269
78271
78273
78275
78277
78279
78281
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