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6·临汾)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45°,AB=10cm,CD=4cm.等腰直角三角形PMN的斜边MN=10cm,A点与N点重合,MN和AB在一条直线上,设等腰梯形ABCD不动,等腰直角三角形PMN沿AB所在直线以1cm/s的速度向右移动,直到点N与点B重合为止.
(1)等腰直角三角形PMN在整个移动过程中与等腰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形状由
等腰直角三角
等腰直角三角
形变化为
等腰梯
等腰梯
形;
(2)设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MN移动x(s)时,等腰直角三角形PMN与等腰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
2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x=4(s)时,求等腰直角三角形PMN与等腰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
(2006·临沂)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0,1),矩形CDEF的顶点C、F在抛物线上,D、E在x轴上,CF交y轴于点B(0,2),且其面积为8.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若P点为抛物线上不同于A的一点,连接PB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Q,过点P、Q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S、R.
①求证:PB=PS;
②判断△SBR的形状;
③试探索在线段SR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P、S、M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Q、R、M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找出M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6·泸州)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1-m)x
2
+4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和B,与y轴交于点C.
(1)求点C的坐标;
(2)若点A的坐标为(1,0),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P、O、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6·宁德)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
2
+b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M,点B的坐标为(4,0),点M的坐标为(0,-4).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N的坐标为(O,-3),作DN⊥y轴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D;直线y=-5垂直y轴于点C(0,-5);作DF垂直直线y=-5于点F,作BE垂直直线y=-5于点E.
①求线段的长度:MC=
1
1
,MN=
1
1
;BE=
5
5
,BN=
5
5
;DF=
2
2
,DN=
2
2
;
②若P是这条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猜想:该点到直线y=-5的距离PH与该点到N点的距离P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3)如图(2),将N点改为抛物线y=x
2
-4x+3对称轴上的一点,直线y=-5改为直线y=m(m<-1),已知对于抛物线y=x
2
-4x+3上的每一点,都有该点到直线y=m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点N的距离,求m的值及点N的坐标.
(2006·邵阳)如图,已知抛物线y=
1
4
x
2
+1,直线y=kx+b经过点B(0,2)
(1)求b的值;
(2)将直线y=kx+b绕着点B旋转到与x轴平行的位置时(如图1),直线与抛物线y=
1
4
x
2
+1相交,其中一个交点为P,求出P的坐标;
(3)将直线y=kx+b继续绕着点B旋转,与抛物线相交,其中一个交点为P'(如图②),过点P'作x轴的垂线P'M,点M为垂足.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P'BM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6·武汉)(人教版)已知:二次函数y=x
2
-(m+1)x+m的图象交x轴于A(x
1
,0)、B(x
2
,0)两点,交y轴正半轴于点C,且x
1
2
+x
2
2
=10.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过点D(0,-
5
2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M、N,与x轴交于点E,使得点M、N关于点E对称?若存在,求直线MN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将直角边长为6的等腰Rt△AOC放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
,点C、A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C及点B(-3,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过点P作AB的平行线交AC于点E,连接AP,设点P的横坐标为x,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PE的面积S;
(3)在(2)的条件下,点G为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对于S的一个确定的值,始终存在点G,满足△AGC的面积与(2)中△APE的面积相等,求符合题意的点G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如图①,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坐标原点0重合,边AB在x轴上,点C在第四象限,当正方形ABCD沿x轴以1cm/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时,经过A、B两点的抛物线y=ax
2
+bx+c与y轴相交于E点,其顶点为M.
(1)若正方形ABCD在运动过程中,抛物线y=ax
2
+bx+c的顶点M保持在正方形的内部,求a的取值范围.
(2)设正方形ABCD在运动过程中,△ABE与△ABM的面积比为k,求k与运动时间为t(秒)之间的关系式.
(3)当正方形ABCD沿x轴向右运动2秒钟时,在抛物线y=ax
2
+bx+c上存在一个点P,使△ABP为直角三角形,且△OPA∽△OBP,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
2
-2x-1的图象的顶点为A,二次函数y=ax
2
+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原点O
及另一点C.它的顶点B在函数y=x
2
-2x-1的图象的对称轴上.
(1)求点A与点C的坐标;
(2)当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时,求函数y=ax
2
+bx+c的解析式,并判断这个四边形AOBC能否通过一个直径为1.8的圆孔.
已知,y=ax
2
+bx-3过(2,-3),与x轴交于A(-1,0),B(x
2
,0),交y轴于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C作CD∥x轴,交抛物线于D,是否存直线y=kx+1将四边形ACDB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存在,请求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直线y=m(-3<m<0)与线段AC、BC分别交于D、E两点,则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DP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37656
937657
937659
937661
937665
937668
937672
937674
937676
9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