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昌平区二模)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A的方向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秒,y=PC
2
,则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2012·重庆模拟)矩形ABCD中,BC=4,AB=2,P是线段BC边上一动点,Q在PC或其延长线上,且BP=PQ,以PQ为一边作正方形PQRS,若BP=x,正方形PQRS与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2012·历下区一模)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F是边长为7的等边三角形,点B与点E重合,点A、B、(E)、F在同一条直线上,将△ABC沿E→F方向平移至点A与点F重合时停止,设点B、E之间的距离为x,△ABC与△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2012·景宁县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B=90°,DC∥AB,动点P从B点出发,沿折线B→C→D→A运动,点P运动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若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秒,△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为( )
(2011·株洲模拟)已知,矩形ABCD与Rt△AEF如图(1)放置,AD=EF=3,AB=8,AE=4,现将Rt△AEF沿AB方向以1个单位/秒速度平移,时间为t,那么矩形ABCD与Rt△A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下列能准确反映y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2011·通州区二模)如图,已知△ABC中,AB=AC=2,∠B=30°,P是BC边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PD⊥BC,交△ABC其他边于点D.若设PB为x,△BPD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2010·天桥区二模)在·ABCD中,对角线AC=4,BD=6,P是线段BD上一动点,过P作EF∥AC,与·ABCD的两边分别交于E、F.设BP=x,EF=y,则反映y与x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2009·莆田质检)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A方向运动至点A处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
(2009·安溪县质检)如图1,动点P从直角梯形ABCD的直角顶点B出发,沿B·C·D·A的顺序运动,得到以点P移动的路程x为自变量,△ABP面积y为函数的图象,如图2,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 )
(2008·延庆县一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3,点F在DC边上运动,连接AF,过点B作BE⊥AF于E,设BE=y,AF=x,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21768
1321770
1321773
1321775
1321778
1321780
1321783
1321785
1321787
132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