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已知AB=CD,AD=CB,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请填空说明下列判断成立的理由:(1)∠A=∠C;(2)DE=BF.
解:(1)连接DB
在△ADB和△CBD中
∵
AB=CD(已知)
AD=CB(已知)
BD=DB(公共边)
∴△ADB≌△CBD(
SSS
SSS
)
∴∠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2)∵△ADB≌△CBD(已证)
∴DE=B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如图,AB=AD,AC=AE,∠BAE=∠DAC,试说明∠C=∠E.
已知AO是△ABC中BC边上的高,点D、点E是三角形外的两个点,且满足AD=AE,DB=EC,∠D=∠E,试说明AO平分∠BAC.
如图,△ABC、△ADE是等边三角形,B、C、D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CE=AC+DC;(2)∠ECD=60°.
如图,△ABC与△DC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
(1)试问AE与BD的大小关系,并对你所得的结论说明理由.
(2)试问AG与BF的大小关系,并对你所得的结论说明理由.
(3)试问FG与BE有何位置关系,并对你所得的结论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E,F分别在边BC,CA,AB上,且△DEF也是等边三角形,除已知相等的边以外,请你猜想还有哪些相等线段,并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已知: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且AB+CD=BC,M是AD的中点.
求证:BM⊥CM.
如图,已知△ABC.
(1)求作△ABC的中线AD;(尺规作图,保留组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图形中,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段BE、CF.垂足分别为
点E、F.补全图形,判断线段BE与C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E、F分别是AB和BC边上的点.
(1)如图1,以EF为对称轴翻折梯形ABCD,使点B与点D重合,且DF⊥BC.若AD=4,BC=8,求梯形ABCD的面积S
梯形ABCD
的值;
(2)如图2,连接EF并延长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G,如果FG=k·EF(k为正数).
①当K=1时,试猜想BE与CG有何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②当K=2时,试猜想BE与CG有何数量关系是
CG=2BE
CG=2BE
;(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③当K=n时,试猜想BE与CG有何数量关系是
CG=nBE
CG=nBE
.(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已知:如图,△ABC中,∠C=90°,CM⊥AB于M,AT平分∠BAC交CM于D,交BC于T,过D作DE∥AB交BC于E,求证:CT=BE.
第一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50446
1250449
1250451
1250453
1250455
1250457
1250461
1250463
1250465
125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