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宿城区一模)如图,△ABC中,∠A=30°,∠B=45°,AB=6cm,动点P从A点以
3
cm/s匀速向C点运动,动点Q同时从B点以2cm/s匀速向A点运动,一点运动到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
(1)求P点从A点运动到C点需要的时间t;
(2)试求出当t为何值时△APQ为直角三角形?
(2013·顺义区一模)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BD⊥DC,∠ABD=45°,∠ACD=30°,AD=CD=2
3
,求AC和BD的长.
(2003·金华)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沿着直线l滚动.
(1)当△ABC滚动一周到△A
1
B
1
C
1
的位置,此时A点运动的路程为
8.37758
8.37758
;约为
8.4
8.4
;(精确到0.1,π=3.14…)
(2)设△ABC滚动240°时,C点的位置为C′,△ABC滚动480°时,A点的位置为A′.请你利用三角函数中正切的两角和公式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求出∠CAC′+∠CAA′的度数.
(2003·湖州)(1)计算:
(
1
2
)
-1
-(
5
-1
)
0
+|-3|
(2)已知如图,在Rt△ABC中,∠C=Rt∠,AB=2,BC=1.求∠A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2003·海南)如图,在Rt△ABC中,a、b分别是∠A、∠B的对边,c为斜边,如果已知两个元素a、∠B,就可以求出其余三
个未知元素b、c、∠A.
(1)求解的方法有多种,请你按照下列步骤,完成一种求解过程;
(2)请你分别给出a、∠B的一个具体数值,然后按照(1)中的思路,求出b、c、∠A的值.
(2002·益阳)已知:如图,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点E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C不重合),点F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与点A、B不重合),连接EF.
(1)当a、b满足a
2
+b
2
-16a-12b+100=0,且c是不等式组
x+2
4
≤x+6
2x+2
3
>x-3
的最大整数解时,试说明△ABC的形状;
(2)在(1)的条件得到满足的△ABC中,若EF平分△ABC的周长,设AE=x,y表示△AEF的面积,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在(1)的条件得到满足的△ABC中,是否存在线段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则求出A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2·无锡)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AB,BC⊥AB,BC=2AD,DE⊥CD交边AB于E,连接CE.
(1)求证:DE
2
=AE·CE;
(2)若△CDE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5,求sin∠BCE的值.
(2002·山西)如图,等腰直角△ABC的斜边AB=4,O是AB的中点,以O为圆心的半圆分别与两腰相切于点D、E,求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用π表示).
(2002·金华)如图,在△ABC中,AC=15,BC=18,sinC=
4
5
,D是AC上一个动点(不运动至点A,C),过D作DE∥
BC,交AB于E,过D作DF⊥BC,垂足为F,连接BD,设CD=x.
(1)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DF和BF;
(2)如果梯形EBFD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BDF的面积为S
1
,△BDE的面积为S
2
,那么x为何值时,S
1
=2S
2
.
(2002·淮安)在锐角△ABC中,已知BC=6,∠C=60°,sinA=0.8,求AB和A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第一页
上一页
225
226
227
228
22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04288
1304298
1304308
1304311
1304316
1304321
1304326
1304334
1304344
130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