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图象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2),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另一点B(m,-1),与x轴交于点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y=ax+b解析式.
(2)若点C的坐标是(0,-2),求△CAB的面积.
(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O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一次函数y=-x+7与反比例函数
y=
k
x
(k>0,x>0)
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A(1,a)、B(b,1).
(1)求a、b、k的值;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
k
x
+x-7<0
的解集;
(3)若点M(3,0),连接AM、BM,探究∠AMB是否为90°,并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P是反比例函数
y=
12
x
(x>0)图象上任意一点,以P为圆心,PO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
(1)求证:线段AB为⊙P的直径;
(2)求△AOB的面积.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点P在直线
y=
1
2
x
上(点P在第一象限),过点P作PA⊥x轴,垂足为点A,且
OP=2
5
.
(1)求点P的坐标;
(2)如果点M和点P都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k≠0)
图象上,过点M作MN⊥x轴,垂足为点N,如果△MNA和△OAP全等(点M、N、A分别和点O、A、P对应),求点M的坐标.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x
图象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面积为3.
(1)求k和m的值;
(2)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另一点C(n,
-
3
2
).
①求直线y=ax+b关系式;
②设直线y=ax+b与x轴交于M,求AM的长.
如图,点A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0,4),OABC为矩形,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过AB的中点D
,且和BC相交于点E,F为第一象限的点,AF=12,CF=13.
(1)求反比例函数
y=
k
x
和直线OE的函数解析式;
(2)求四边形OAFC的面积?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2x
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a+k,b+k+
2)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两个交点A、B的坐标:
(3)根据函数图象,求不等式
k
2x
>2x-1的解集;
(4)在(2)的条件下,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平行于x轴,AB=6,点A的横坐标为2,反比例函数
y=
18
x
(x>0)的图象经过点A、C.
(1)求点A的坐标;
(2)求点B、D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3)若点P(p,
-
3
2
p+12),是否存在实数p,使得S
△PAB
=12?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D为函数y=
18
x
(x>0)上 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点B在坐标原点处),AD∥BC,∠B=90°,A(0,3),C(4,0),点P从A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直线AD向右运动,点Q从点C同时出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直线CB向左运动.
(1)求点D的坐标;
(2)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以点P、Q、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当运动时间t=
2
3
秒时,在y轴上找一点M,使得△PCM是以P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请求出点M的坐标.
如图,平行于y轴的直尺(一部分)与双曲线
y=
k
x
(x>0)交于点A、C,与x轴交于点B、D,连结AC,AO,CO,点A、B的刻度分别为5、2(单位:cm),直尺的宽度为2cm,OB=2cm.
(1)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C点的坐标;
(2)试求△AOC的面积.
第一页
上一页
298
299
300
301
30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57655
1157657
1157659
1157661
1157663
1157665
1157667
1157669
1157671
115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