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反比例函数y
1
=
k
x
(x>0)的图象经过点A(2,4).
(1)求k的值,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
1
=
k
x
(x>0)的图象(不需要列表);
(2)方程x
2
+bx-k=0的根可看做y
1
=
k
x
的图象与y
2
=x+b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依此方法,若方程x
2
+bx-k=0的一个实根为m,且满足2≤m≤4,则b的取值范围为
-2≤b≤2
-2≤b≤2
.
如图,函数y
1
=k
1
x+b的图象与函数
y
2
=
k
2
x
(x>0)
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A点坐标为(2,1),C点坐标为(0,3).
(1)求函数y
1
的表达式和B点坐标;
(2)观察图象,当自变量x满足什么条件时y
1
<y
2
;
(3)求△AOB的面积.
已知A(m,2)是直线L和双曲线
y=
3
x
的交点.
(1)求m的值.
(2)若直线L分别和x轴、y轴交于E、F两点,且了A是△EOF的外心,试确定直线L的解析式.
(3)在双曲线
y=
3
x
上另取一点B,过B作PK⊥x轴于K,试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S
△PAF
=S
△BOK
?若存在,请求出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直线y
1
=2x+b与x轴、y轴交于点A、B,与双曲线
y
2
=
k
x
(x<0)交于点C、D,已知点C的坐标为(-1,4).
(1)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
(2)利用图象,说出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有y
1
>y
2
.
函数y
1
=x(x≥0),
y
2
=
9
x
(x>0)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两函数的交点A的坐标.
(2)直线x=1交y
1
于点B,交y
2
于点C,求出线段BC的长.
(3)根据函数的图象,判断:当x>3时,y
1
与y
2
的大小.
如图,过点P(2,
2
)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A,交双曲线
y=
k
x
(x>0)于点N,作PM⊥AN交双曲线
y=
k
x
(x>0)于点M,连接AM.已知PN=4.
(1)求k的值;
(2)设直线MN解析式为y=ax+b,求不等式
k
x
≥ax+b的解集.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2,-1)和点Q(1,m)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如图所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xOy中,有双曲线
y
1
=
k
1
x
,直线y
2
=k
2
x+b
1
,y
3
=k
3
x+b
2
,且点A(2,5),点B(
-6,n)在双曲线的图象上
(1)求y
1
和y
2
的解析式;
(2)若y
3
与直线x=4交于双曲线,且y
3
∥y
2
,求y
3
的解析式;
(3)直接写出
k
1
x
-
k
3
x+
b
2
<0
的解集.
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
1
=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
=
m
x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折式.
(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
(3)求不等式y
1
<y
2
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A、B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y=kx+b解析式.
第一页
上一页
268
269
270
271
27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56692
1156695
1156698
1156700
1156703
1156705
1156707
1156710
1156712
115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