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在△ABC中,AB=BC=CA,AD=BE=CF,但D、E、F不是AB、BC、CA的中点,又AE、BF、CD分别交于M、N、P如果把找出三个全等三角形叫做一组全等三角形,那么从图中能找出全等三角形
5
5
组.
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A的坐标是(2,0),∠ABO=30°.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O外),使得△APB与△AOB全等.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0,0)或(2,2
3
)或(-1,
3
)或(3,
3
)
(0,0)或(2,2
3
)或(-1,
3
)或(3,
3
)
.
已知:如图A、C、D、B四点共线,AC=BD,∠A=∠B,∠E=∠F,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3
3
对.
如图,若AB=DE,BE=CF,要证△ABF≌△DEC,需补充条件
AF=CD
AF=CD
或
∠B=∠DEC
∠B=∠DEC
.
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标出了某些元素,则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是
乙和丙
乙和丙
.
如图,在△ABC中,AB=AC,DB=DC,E在AD上,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3
3
对.
如图,己知∠1=∠2,AC=AD,还需要什么条件,就能使△ABC≌△AED,把所需要的条件写在横线上,
∠C=∠D或∠B=∠E或AB=AE
∠C=∠D或∠B=∠E或AB=AE
(只需写出一个满足条件即可).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C、BD、EF相交于点O,且OE=O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6
6
对.
如图,已知∠DAB=∠CBA,则再添加条件
AD=BC或∠C=∠D或∠CAB=∠ABD
AD=BC或∠C=∠D或∠CAB=∠ABD
,可得到△ABC≌△BAD.
如图,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方法可简记为
SAS
SAS
.
第一页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13717
1113720
1113722
1113724
1113728
1113732
1113734
1113736
1113738
1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