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学校旗杆AC的高度,在点F处竖立一根长为1.5m的标杆DF,如图所示,量出DF的影子EF的长度为1m,同时再量出旗杆AC的影子BC的长度为6m,那么旗杆AC的高度为( )
一天,小虎想利用影子测量校园内一根旗杆的高度,在同一时刻内,小虎的影长为2米,旗杆的影长为20米,若小虎的身高为1.60米,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
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东用长为3.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m,与旗杆相距22m,则旗杆的高为( )m.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一句描述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或错误的成语.现实中就有这样的实例,如步枪在瞄准时的示意图如图,从眼睛到准星的距离OE为80cm,眼睛距离目标为200m,步枪上准星宽度AB为2mm,若射击时,由于抖动导致视线偏离了准星1mm,则目标偏离的距离为( )cm.
如图是小莹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在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4米,P=2.1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CD的高度是( )
如图,为了测量校园水平地面上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根据《科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一面很小的镜子放在离树底(B)8.4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4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则树(AB)的高度约为(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
1
、O
2
、O
3
分别是对角线BD上的三点,且BO
1
=O
1
O
2
=O
2
O
3
=O
3
D,连接AO
1
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EO
3
并延长交AD于点F,则AF:DF等于( )
一个钢筋三角形框架三边长分别为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形框架,而只有长是30厘米和50厘米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在相同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m的测竿的影长为 2.5m,那么影长为30m的旗杆的高度是( )
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2m,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8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 )m.
第一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70109
170111
170113
170115
170116
170119
170121
170122
170124
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