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1)如图1是两个有一边重合的正三角形,那么由其中一个正三角形绕平面内某一点旋转后能与另一个正三角形重合,平面内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有
3
3
个.
(2)如图2是两个有一边重合的正方形,那么由其中一个正方形绕平面内某一点旋转后能与另一个正方形重合,平面内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有
3
3
个.
(3)如图3是两个有一边重合的正五边形,那么由其中一个正五边形绕平面内某一点旋转后能与另一个正五边形重合,平面内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有
5
5
个.
(4)如图4是两个有一边重合的正六边形,那么由其中一个正六边形绕平面内某一点旋转后能与另一个正六边形重合,平面内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有
5
5
个.
(5)拓展探究:两个有一边重合的正n(n≥3)边形,那么由其中一个正n边形绕平面内某一点旋转后能与另一个正n边形重合平面内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有多少个?(直接写结论)
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BC=90°,点D在AC上,将△ABD绕顶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90°后得到△CBE.
(1)求∠DCE的度数;
(2)当AB=10,AD:DC=2:3时,求DE的长.
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90°
90°
.
(1)如图1,等腰直角△ABC的直角顶点B在直线l上,A、C在直线l的同侧.过A、C作直线l的垂线段AD、CE,垂足为D、E.请证明AD+CE=DE.
(2)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线段GH的两个端点的坐标为G(3,3),H(0,1).将线段GH绕点H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KH.求点K的坐标.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P(a,b)、M(-2,1),将点P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Q,请你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1)如图(1),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
①求证:BE+CF>EF.
②若∠A=90°,探索线段BE、C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B+∠C=180°,DB=DC,∠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E、F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C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如图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BC绕着6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C与AB的延
长线上的点D重合,已知BC=6.
(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连接CD,试判断△BCD的形状;
(2)求AD的长;
(3)连接CE,试猜想线段AC与CE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1,E是等腰Rt△ABC边A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A、C不重合),以CE为一边在Rt△ABC作等腰Rt△CDE,连接AD,B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AD、线段B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AD、线段B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②将图1中的等腰Rt△CDE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a,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
(2)将原题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改为直角三角形(如图6),且AC=a,BC=b,CD=ka,CE=kb (a≠b,k>0),第(1)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
(3)在第(2)题图5中,连接BD、AE,且a=4,b=3,k=
1
2
,求BD
2
+AE
2
的值.
正三角形ABC,AB=2,点D、E分别在AC,BC上且DE∥AB、DE=
3
.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CD′E′(如图D′,E′分别与点D,E对应),E′正好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M.
(1)则∠AC E′=
30°
30°
;
(2)求证:四边形ABC D′是梯形;
(3)求△AD′M的面积.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30°,∠ADC=60°,AD=DC.证明:BD
2
=AB
2
+BC
2
.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
1
4
,△ABF是△ADE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接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第一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3962
143964
143967
143969
143971
143973
143975
143977
143980
14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