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1·路北区一模)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是CD上一个动点,以CE为一条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EF,连接BF、BD、FD.
(1)BD与CF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
平行
.
(2)①如图,当CE=4(即点E与点D重合)时,△BDF的面积为
8
8
.
②如图,当CE=2(即点E为CD中点)时,△BDF的面积为
8
8
.
③如图,当CE=3时,△BDF的面积为
8
8
.
(3)如图,根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当E是CD上任意一点时,请提出你对
△BDF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间关系的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
(2011·杭州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DEFG的边长分别为2和1,AE的延长线与CG交于点P.
(1)求证:AP⊥CG;
(2)求EP的长.
(2010·闵行区二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是对角线BD上,且BE=EF=FD,连接AE、AF、CE、CF.
求证:(1)AF=CF;
(2)四边形AECF菱形.
(2010·卢湾区二模)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AD边上一点,且BE=CE,BE与对角线AC交于点F,连接DF,交EC
于点G.
(1)求证:∠ABF=∠ADF;
(2)求证:DF⊥EC.
(2010·江门一模)如图,P、Q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AD上一点,AP=AQ.
(1)作Q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R(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DP、BR,证明BRDP是平行四边形.
(2009·岳阳一模)如图,将等边三角形PQR放在正方形ABCD上,边QR与AB完全重合.则:
(1)图①中点P与正方形中的任意两个顶点能构成多少个等腰三角形(等边△PQR除外)?直接写出这些三角形的名称
△PDC,△PBC,△PAD
△PDC,△PBC,△PAD
.
(2)现在将正方形ABCD固定不动,等边三角形PQR绕着点R旋转,使点P与C重合(如图②,这算第1步,点P落在P
1
处),再绕着点P旋转,使点Q与点D重合(如图③,这算第2步,点P落在P
2
处),重复这样的步骤,可得到图④…,则请你探究:经过
4
4
步,△PQR首次与原位置重合;又经过
12
12
步,点P首次回到原处.
(3)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等于4,则按第(2)题的方法从图①开始,连续旋转了2006步,最后点P落在P
2006
处.请画出此时图形的位置,并计算此时点P
2006
到RA的距离.
(2009·井研县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是BC中点.F是BD上的一个动点(F与B、D不重合)
(1)求证:△AFB≌△CFB;
(2)设折线EFC的长为m,求m的最小值,并说明点F此时的位置.
(2009·丰泽区质检)如图,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的一点,过A作AF⊥AE,交CB延长线于点F,求证:△ADE≌△ABF.
(2009·保定二模)正方形ABCD中,点P是CD所在直线上一点,连接PA,分别过B、D作BE⊥PA、DF⊥PA,垂足分别为E、F.
(1)如图1,当点P在DC边上时,通过观察或测量,猜想线段BE、DF、EF应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如图2,当点P在DC的延长线上时,通过观察或测量,猜想线段BE、DF、EF应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3,当点P在CD的延长线上时,线段BE、DF、EF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进行证明).
(2008·绵阳模拟)(1)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现分别以它的直角边BC、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BCEF、ABMN,如图甲,连接MF,延长CB交MF于D.试观测DF与DM的长度关系,你会发现
DF=DM
DF=DM
.
(2)如果将(1)中的△ABC改为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其余作法不变,如图乙,这时D点还具有(1)的结论吗?请证明你的判断.
(3)如果将(1)中的△ABC改为锐角三角形,仍以其中的两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如图丙,则应在图中过B点作△ABC的
高
高
线,它与MF的交点D恰好也具有(1)的结论.请证明在你的作法下结论的正确性.
第一页
上一页
224
225
226
227
22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9068
119071
119073
119075
119077
119079
119081
119083
119085
1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