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0·聊城)如图所示,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水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用刻度尺测得水深是10cm,玻璃杯的底面积为5.0×10
-3
m
2
.g取10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
(2)将一健身球轻轻放入杯中,发现水面上升了2.2cm,且未溢出.求健身球受到的浮力.
(2010·济南)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了下面的思考:设想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水球A,如图所示.因为他在容器中是静止的,所以它受到的其他部分水对它的浮力F
浮
与它自身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用一个大小相同的其他球体替换水球A,那么该球体受到的浮力应当与水球A受到的浮力F
浮
完全相同.由此他提出了对浮力大小的一种猜想.
(1)小军的猜想是:浸没在水中的球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等于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跟它大小相同的水球A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民想:如果小军设想的不是“水球”二是“水立方块”或其他任意“不规则形状的水块”,他的猜想也可表述为:浸没在水中的任意形状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
排开
排开
的水块所受重力的大小.
(3)小民进一步推断:不管你设想的“水块”在容器中水的哪个部位,甚至是在靠近水面或容器壁的地方,上述的猜想都应该是正确的.于是,他又把这个猜想补充为: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总是与跟它浸在水中的那部分体积相同的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相同
相同
.
(4)小军和小民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请你就该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溢水杯内的水要加到和溢水口相平的位置
溢水杯内的水要加到和溢水口相平的位置
.
(5)为了更全面地总结浮力大小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他们还必须换用几种不同的
液体
液体
进行实验.
(2010·东莞)(1)如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0.2
0.2
N,金属块的质量是
0.22
0.22
Kg,金属块的体积是
2×10
-5
2×10
-5
m
3
.(取g=10N/kg)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凸透镜
凸透镜
.
②如图2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
左
左
移动,光屏应向
左
左
移动.(填“左”或“右”)
(2010·德阳)小明在游玩玄武湖时乘坐的快艇总质量是600kg,快艇匀速直线行至距前方古城墙1850m的地方时,他向对面的古城墙发出一个声音,10s后他听到了回声.(g取10N/kg)
(1)快艇静止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
(2)快艇某处距水面的深度为0.4m,则该处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3)快艇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v
声
=340m/s)
(2009·临沂)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赵鑫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示数为V
1
;②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
2
;③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④计算出矿石的密度.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③①②④
③①②④
.(填数字代号)
(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
83.4
83.4
g,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
3
,矿石的密度为
4.17×10
3
4.17×10
3
kg/m
3
.
(3)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2009·锦州)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为
54
54
g,在乙图中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0.2
0.2
N,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34
0.34
N,石块的体积为
20
20
cm
3
,密度为
2.7
2.7
g/cm
3
,如果按图乙甲的顺序测量石块的密度,结果会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g取10N/kg)
(2009·贵港)一底面积是125cm
2
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1kg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含有石块的冰块投入容器的水中,恰好悬浮,此时水位上升了4.8cm(没有水溢出).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改变了44.8pa.容器的质量及厚度可忽略不计,g取10N/kg,ρ
冰
=0.9×10
3
kg/m
3
,ρ=1.0×10
3
kg/m
3
.求:
(1)含有石块的冰块悬浮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石块的密度.
(2008·自贡)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g取10N/kg)
(2008·贵港)如图所示,圆柱体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0.35m,把一体积为1×10
-3
m
3
的铝块,用细线系着放入该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加了100Pa,这时细线对铝块的拉力为17N(容器的质量和厚度均可以忽略不计),求:
(1)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液体的密度.
(3)剪断细线,铝块沉到底部静止后,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ρ
铝
=2.7×10
3
kg/m
3
,g取10N/kg)
(2007·十堰)如图为“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
(1)A图是为了测量物体的
重
重
力的大小;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小
小
(填“大”或“小”),通过两次读数差可以求出浮力的大小,比较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就可以得出结论.
(2)图中的实验步骤有疏漏,正确的做法是在B图所示的步骤之前,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空桶
空桶
的重力的大小.
第一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7370
77372
77374
77376
77378
77380
77382
77384
77386
7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