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4·广安)体积为 8.0×10
-3
m
3
的正方体木块,投人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0.08m,容器的底面积为 0.10m
2
(取 g=10N/kg)求:
(1)木块所受到的浮力;
(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
(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种液体中,木块露出的高度为10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003·重庆)小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和实心金属块的密度,他先在弹簧秤下挂上金属块,静止时弹簧秤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满该液体的溢水杯中,此时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溢出液体在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取g=10N/kg)
(1)从溢水杯溢出的液体体积为
50
50
cm
3
.
(2)该液体的密度为
1.2×10
3
1.2×10
3
kg/m
3
.
(3)实心金属块的密度为
6.4×10
3
6.4×10
3
kg/m
3
.
(2003·厦门)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
-3
m
3
重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500cm
2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被浸没时,(g=10N/kg)
求: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3)剪断细线,木球处于静止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2011·凉山州)王庆在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d(图)才能完成,则d是测量
空桶受到的重力
空桶受到的重力
的.设a、b、c、d四个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依次为F
1
、F
2
、F
3
、F
4
.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
1
-F
2
F
1
-F
2
,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F
3
-F
4
F
3
-F
4
;如果关系式
F
1
-F
2
=F
3
-F
4
F
1
-F
2
=F
3
-F
4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011·乐山)小明在溪边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漂亮小石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但手边只有弹簧秤,于是他找来一根细线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进行了如下实验(g取10N/kg):
(1)将小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示数如左图所示,则小石块的重量为
2.6
2.6
N;
(2)将小石块慢慢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将逐渐
变小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石块浸没到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1
1
N;小石块的体积为
10
-4
10
-4
m
3
;
(3)由此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2.6×10
3
2.6×10
3
kg/m
3
;
(4)若将右图烧杯中的清水换成盐水,弹簧秤的示数将
变小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0·漳州)在“测量小木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天平、量筒、小木块、细长铁丝、溢水杯、水.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调
左
左
(选填“右”或“左”),直至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木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木块的质量m=
6.2
6.2
g;用量筒测量小木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木块的体积V=
10
10
cm
3
;小木块的密度ρ=
0.62
0.62
g/cm
3
.
(3)如果缺少天平,如何利用剩下的器材测出小木块的质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写出小木块质量m的表达式.(已知水的密度为ρ
水
)
(2010·烟台)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
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2010·武汉)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示数为1.6N,当把物块总体积的
1
2
浸入水中称时示数为0.6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1
1
N,物块的密度为
0.8×10
3
0.8×10
3
kg/m
3
.当把物块总体积的
4
5
浸入水中称时示数为
0
0
N.物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0.16
0.16
kg.(g取10N/kg)
(2010·泰安)在某淡水湖进行科考的一小型科研潜水艇总体积为20m
3
,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潜水艇通过向水舱内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湖水的密度为1.0×10
3
kg/m
3
,g取10N/kg).
(1)水舱未充湖水时,潜水艇总重量为1.6×10
5
N,此时,漂浮在湖面的潜水艇排开湖水的体积是多少?
(2)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湖水中,至少应向水舱充入多少重量的湖水?
(3)湖深50m处,湖水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2010·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
(1)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
m/g
V/cm
3
m
V
/(g/
cm
3
)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0.5
4
松木2
10
20
0.5
①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
相同
的;
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不同
不同
的.
②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无关
无关
(填“无关”或“有关”).
③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图线
a
a
反映了铝块实验情况.
(2)叶子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时,准备了如下器材:小铁块、细线、盛满水的溢水杯、小桶和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如下:
①算出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
排
:
②把小铁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桶收集小铁块所排开的水;同时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
=
G-F
G-F
;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G;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F
浮
=
=
G
排
.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为:
③②①④
③②①④
.请将步骤中空格填好.
(3)小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分别在毛巾和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
毛巾
毛巾
表面上测力计示数较大.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
粗糙
粗糙
,摩擦力越大.
第一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7353
77354
77356
77358
77359
77361
77363
77364
77366
7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