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0·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
(1)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 m/g V/cm3  
m
V
/(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0.5
4 松木2 10 20 0.5
①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
相同
的;
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不同
不同
的.
青果学院②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无关
无关
(填“无关”或“有关”).
③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图线
a
a
反映了铝块实验情况.
(2)叶子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时,准备了如下器材:小铁块、细线、盛满水的溢水杯、小桶和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如下:
①算出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
②把小铁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桶收集小铁块所排开的水;同时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G-F
G-F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G;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F
=
=
G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为:
③②①④
③②①④
.请将步骤中空格填好.
(3)小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分别在毛巾和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
毛巾
毛巾
表面上测力计示数较大.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
粗糙
粗糙
,摩擦力越大.
答案
相同

不同

无关

a

弹簧测力计

G-F

=

③②①④

毛巾

粗糙

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①②都是铝块,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都为2.7g/cm3
②为铝块③为松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②为2.7g/cm3,③为0.5/cm3
根据公式ρ=
m
V
,体积相同时,从数轴可以看出,a的质量大,所以a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
故答案为:①相同;②不同; ③a.
(2)测量重力用到弹簧测力计,物体所受浮力等于F=G-F=G
做实验时先测出物体重力,再把物体放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出排开水的重力,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②G-F;③②①④.
(3)毛巾接触面比棉布接触面粗糙,通过实验可看出在毛巾面上测力计示数大,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在毛巾面上摩擦力大.
故答案为:毛巾;粗糙.
考点梳理
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1)由上表可看出①②同种物质质量不同、体积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②③可看出物质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相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由数轴可看出,体积相同时,a的质量大,由公式ρ=
m
V
可知,质量大,密度就大.
(2)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重力.所以用到弹簧测力计,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在空气中的测力计示数减去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还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测量时应先测出物体的重力,再测出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浮力,再测出排开水的重力,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3)测量时物体重力不变,所以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毛巾面比棉布面粗糙,可以看出在毛巾面上测力计示数大,又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拉里大说明摩擦力大.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控制变量法和实验探究法解决问题,最近几年这种类型的题目,是越来越多.学生是否能根据课本知识点再扩充,能否举一反三,这是关键也是难点.
压轴题;学科综合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