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自贡)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则( )
(2006·盐城)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2005·攀枝花)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1999·苏州)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盛有水的容器,在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有若干个小孔,水可缓慢地从小孔中渗出,经测试发现:无论容器内水面多高,每隔2分钟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总是减小到原来的| 9 |
| 10 |
(2013·朝阳区二模)如图所示,在玻璃槽中装有水,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A在水面下的深度为18cm,向管内缓缓注入密度为1.2×103的硫酸铜溶液,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玻璃管内液柱高度为( )
(2012·永安市质检)如图在A、B、C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不同液体,将小球G分别放入容器内,静止时三个容器内液面相平,(容器A中小球G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则:液体对三个容器底部的压强( )
(2012·福州质检)如图所示,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分别放在密度为ρA和ρB的不同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 )
(2011·杨浦区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且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无液体溢出),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