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1999·天津)如图,在一座山的山顶B处用高为1米的测倾器望地面C、D两点,测得的俯角分别为60°和45°,若已知DC的长是20米,求山高BE.(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2001·吉林)如图,某国侦察机B飞抵我国近海搞侦察活动,我战斗机A奋起拦截,地面雷达测得:当两机都处在雷达的正东方向的上空并在同一高度时,测得它们仰角分别为∠DCA=16°,∠DCB=15°,它们与雷达的距离分别为AC=80千米,BC=81千米,
求此时两机距离是多少千米?(精确到0.01 km,cos15°≈0.97,cos16°≈0.96)
(2001·青岛)我人民解放军在进行“解放一号”军事演习时,于海拔高度为600米的某海岛顶端A处设立了一个观察点(如图)上午九时,观察员发现“红方C舰”和“蓝方D舰”与该岛恰好在一条直线上,并测得“红方C舰”的俯角为30°,测得“蓝方D舰”的俯角为8°,请求出这时两舰之间的距离.(参考数据:
3
=1.73,tan8°=0.14,cot8°
=7.12)
(2002·丽水)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
实践一: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右示意图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是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
实践二:提供选用的测量工具有:①皮尺一根;②教学用三角板一副;③长为2.5米的标杆一根;④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俯角的仪器)一架.请根据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用工具的序号填写)
①④
①④
;
(2)在图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3)你需要测得示意图中的哪些数据,并分别用a、b、c、α等表示测得的数据:
a·tanα+1.5
a·tanα+1.5
;
(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
a·tanα+1.5
a·tanα+1.5
.
(2002·宁夏)如图,在离树BC12米的A处,用测角仪测得树顶的仰角是30°,测角仪AD高为1.5米,求树高BC.(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
(2002·重庆)如图,A、B是两幢地平高度相等、隔岸相望的建筑物,B楼不能到达,由于建筑物密集,在A楼的周围没有开阔地带,为测量B楼的高度,只能充分利用A楼的空间,A楼的各层都可到达且能看见B楼,现仅有测量工具为皮尺和测角器(皮尺可用于测量长度,测角器可以测量仰角、俯角或两视线的夹角).
(1)你设计一个测量B楼高度的方法,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必需的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并画
出测量图形;
(2)用你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写出计算B楼高度的表达式.
(2003·辽宁)如图,山上有一座铁塔,山脚下有一矩形建筑物ABCD,且建筑物周围没有开阔平整地带.该建筑物顶端宽度AD和高度DC都可直接测得,从A、D、C三点可看到塔顶端H.可供使用的测量工具有皮尺、测倾器.
(1)请你根据现有条件,充分利用矩形建筑物,设计一个测量塔顶端到地面高度HG的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①测量数据尽可能少;
②在所给图形上,画出你设计的测量平面图,并将应测数据标记在图形上(如果测A、D间距离,用m表示;如果测D、C间距离,用n表示;如果测角,用α、β、γ表示);
(2)根据你测量的数据,计算塔顶端到地面的高度HG(用字母表示,测倾器高度忽略不计)
.
(2003·泸州)如图,我市某校初三(一)班的同学要测一棵树AB的高度.在离树24m的D处,用测角仪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的高CD=1m,求树高AB(结果保留根号)
(2003·泉州)如图,在离铁塔93米的A处,用测角器测得塔顶的仰角为∠BAF,已知测角器高A
D=1.55米,请你解答以下两小题中的任意一个小题(若两个小题都做,按第(1)小题评分).
(1)若∠BAF=31°,求铁塔高BE(精确到0.01米).
(2)若∠BAF=30°,求铁塔高BE(精确到0.01米),提供参考数据:
2
≈1.414,
3
≈1.732)
(2003·山东)如图,某电信部门计划修建一条连接B、C两地的电缆,测量人员在山脚A点测得B、C两地的仰角分别为30°、45°,在B地测得C地的仰角为60度.已知C地比A地高200米,电缆BC至少长多少米?(精确到0.1米)
第一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75343
975344
975345
975346
975347
975348
975349
975350
975351
97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