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丹阳市二模)如图,已知抛物线
y=
5
16
x
2
-
5
16
(b+2)x+
5
8
b
(b为>2的实数)与x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D(点A位于点D的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1)点A的坐标为
(2,0)
(2,0)
,点D的坐标为
(b,0)
(b,0)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2)当b=8时,求出点B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E为OD中点,BC∥OD,CE⊥OD于点E.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Q分别从点O,B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动点P沿O-B-C-E的方向运动,到点E停止;动点Q沿B-C-E-D的方向运动,到点D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s,△POQ的面积为scm
2
,(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
解答下列问题:
①当t=2s时,s=
2
2
cm
2
;当t=
9
2
s时,s=
9
9
cm
2
;
②当5≤t≤14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③当动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求出
s=
4
15
S
梯形OBCD
时t的值.
(2013·丰南区一模)阅读材料:如图,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水平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以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S
△ABC
=
1
2
ah,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0,3)
(1)求抛物线解析式和线段AB的长度;
(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B,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S
△CAB
;
(3)在第一象限内求一点P,使S
△PAB
=S
△CAB
.
(2013·奉贤区一模)如图,已知直线y=x与二次函数y=x
2
+bx+c的图象交于点A、O,(O是坐标原点),点P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OA=
3
2
,AP的中点为B.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线段OB的长;
(3)若射线OB上存在点Q,使得△AOQ与△AOP相似,求点Q的坐标.
(2013·甘井子区二模)如图,抛物线y=ax
2
+bx+c经过A(-1,0)、B(3,0)、C(0,-3)三点,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D、与直线BC相交于点E,连接DE.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R,使点R、D、B所成三角形和△DEB全等?若存在,求点R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EB的面积是△BDE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3·甘井子区一模)如图,顶点为D的抛物线y=a(x-5)
2
-6经过点A(
13
2
,-5),直线CD交y轴于点C(0,4),交x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CD解析式;
(2)在直线CD右侧的抛物线上取点E,使得∠EDB=∠CBO,则求点E坐标;
(3)点P为射线CD上一点,在(2)条件下,作射线PE,以P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PE,使得旋转后的射线交x坐标轴于点R,且∠EPR=∠CBO.是否存在点R,使得PE=PR?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R坐标;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2013·赣州模拟)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c(其中a<0,b>0,c>0)的图象与y轴的交于点C,其顶点为A;直线CD∥x轴、且与抛物线的对称轴AE交于点B,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
(1)试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AB
CD
的值;
(2)如图2,连接AC与AD,我们把△ACD称为抛物线的伴随三角形.
①当△ACD为直角三角形时,求出此时b值;
②若△ACD的面积记为S,当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时,请写出伴随三角形面积S与b的函数关系式.
(2013·合肥模拟)操作探究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0y中,画出函数y=-2x
2
的图象;
(2)将抛物线y=-2x
2
怎样平移,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满足:①过原点,②抛物线与x正半轴的另一个交点为Q,其顶点为P,且∠OPQ=90°;并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3)在上述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OP为半径画圆,交两坐标轴于A、B(A点在左边)两点,在抛物线(2)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S
△MOA
:S
△POB
=2:1?若存在,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3·怀柔区一模)已知关于x的方程kx
2
+(3k+1)x+3=0.
(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二次函数y=kx
2
+(3k+1)x+3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且k为正整数,求k值;
(3)在(2)的条件下,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直线y=-2x+9与y轴交于点C,与直线OM交于点D.现将抛物线平移,保持顶点在直线OD上.若平移的抛物线与射线CD(含端点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它的顶点横坐标的值或取值范围.
(2013·槐荫区三模)如图,抛物线y=-x
2
+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D,连接BC,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1)求点B、点C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
(2)求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
(3)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F∥DE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
(2013·黄浦区二模)已知二次函数y=-x
2
+bx+c的图象经过点P(0,1)与Q(2,-3).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A是第一象限内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分别过点B、A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且所得四边形ABCD恰为正方形
①求正方形的ABCD的面积;
②联结PA、PD,PD交AB于点E,求证:△PAD∽△PEA.
第一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37344
937345
937346
937347
937348
937349
937350
937351
937352
93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