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6·常德)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
,连接CQ.
(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3:4:5,连接PQ,试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12·石景山区二模)阅读下面材料:
小阳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O为等边△ABC内部一点,且OA:OB:OC=1:
2
:
3
,求∠AOB的度数.
小阳是这样思考的:图(1)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若将图形中一部分绕着等边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旋转60°,会得到新的等边三角形,且能达到转移线段的目的.他的作法是:如图(2),把△ACO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使点C与点B重合,得到△ABO′,连接OO′.则△AOO′是等边三角形,故OO′=OA,至此,通过旋转将线段OA、OB、OC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OO′B中.
(1)请你回答:∠AOB=
150
150
°.
(2)参考小阳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DAB=60°,∠DCB=30°,AC=5,CD=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011·鼓楼区一模)小许在动手操作时,发现直角边长分别为6,8和直角边长分别为2,14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如图①),∠1和∠2可以拼成一个45°的角(如图②),但他不会说理,于是找来几个同学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1)甲同学发现,只要在图③中连接CC
1
,过C作CD⊥B
1
C
1
,交C
1
B
1
的延长线于点D并能计算出CC
1
的长度,就可以说明△ACC
1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说明∠1+∠2=45°,请写出甲同学的说理过程;
(2)乙同学发现,只要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和直角边长分别为a+b,a-b(a>b),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构造出的矩形(如图④),同样可以说明∠1+∠2=45°,请写出乙同学的说理过程.
(2010·石狮市质检)如图,梯形ABCD中,AD∥BC,BC=8,AD=CD=3,AB=4,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1)△CDE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2)求梯形ABCD的面积.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
4
+b
2
c
2
=b
4
+a
2
c
2
,试判断△ABC的形状.阅读下面解题过程:
解:由a
4
+b
2
c
2
=b
4
+a
2
c
2
得:
a
4
-b
4
=a
2
c
2
-b
2
c
2
①
(a
2
+b
2
)(a
2
-b
2
)=c
2
(a
2
-b
2
) ②
即a
2
+b
2
=c
2
③
∴△ABC为Rt△. ④
试问:以上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不正确
不正确
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填代号)
③
③
错误原因是
漏掉了a=b时的情况
漏掉了a=b时的情况
本题的结论应为
△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
已知:如图,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
PA=2,PB=
3
,PC=1
,求∠BPC的度数.
已知△ABC中,AB=8,BC=15,AC=17,则下列结论无法判断的是( )
下列四组数据中,不能够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5,12,13,那么它最长边上的中线长为( )
观察下列各组数:①9,16,25;②8,15,17;③7,24,25;④12,15,20.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边长的组数为( )
第一页
上一页
169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81930
1381932
1381934
1381935
1381937
1381939
1381941
1381944
1381945
138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