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补全证明过程:
如图,∠1=∠2,∠C=∠D,求证:∠A=∠F.
证明:∵∠1=∠2(已知),
又∵∠1=∠DMN(
对顶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
)
∴∠2=∠
DMN
DMN
(等量代换)
∴BD∥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D=∠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又∵∠C=∠D(已知)
∴∠ABD=∠D(等量代换)
∴DF∥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A=∠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和直线a、b分别交于C、D两点,点A、B分别是直线a、b上的点,点M是直线CD上的一点,连接AM,BM,
(1)若点M在C、D之间,且∠1=25°,∠3=35°,求∠2的度数;
(2)如果点M在直线CD上运动,问∠1、∠2、∠3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来,不必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直线AB,CD分别与MN相交于E,F,∠BEF的平分线交CD于P,且∠1=∠2,求证:∠AEM=2∠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104°,∠ABC=76°,BD⊥CD于点D,EF⊥CD于点F,你能说明∠1=∠2吗?试一试.
填空完成推理过程.
如图,已知∠1=∠2,∠3=∠4,求证:BC∥EF.
证明:因为∠1=∠2(已知),
所以
AC
AC
∥
DF
D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
3
3
=∠5,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因为∠3=∠4(已知),
所以∠5=∠
4
4
(等量代换),
所以BC∥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如图,在△ABC中,DE∥BC,∠ADE=∠EFC,则∠1=∠2,试说明理由.
已知:如图,CD⊥AB,垂足为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FE⊥AB,垂足为E,且∠1=∠2
=30°,∠3=84°,求∠4的度数.
解:∵CD⊥AB,FE⊥AB(已知)
∴∠CDB=∠FEB=90°(垂直的定义)
∴
CD
CD
∥
EF
EF
∴∠5=∠
2
2
∵∠1=∠2(已知)
∴∠5=∠
1
1
=30°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
DG
DG
∥
BC
BC
∴∠BCA=∠3=
84
84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BCA-∠5=
54
54
°.
如图已知AD∥BC,∠1=∠2,要说明∠3+∠4=180°.
请完善说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依据
解:∵AD∥BC
(已知)
(已知)
∴∠1=∠3 ( ),
∵∠1=∠2(已知)
∴∠2=∠3 ( ),
∴
BE
BE
∥
DF
DF
( ),
∴∠3+∠4=180°( )
如图,已知在△ABC中,EF⊥AB,CD⊥AB,G在AC边上,∠1=∠2,
(1)探索∠2和∠3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明理由.
(2)试说明:∠AGD=∠ACB.
(1)如图,把推理的根据填在括号内:
因为∠1=∠B(已知)
所以AD∥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所以∠C=∠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因为∠B=∠C(已知)
所以∠1=∠2(等量代换)
所以AD是∠CAE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角平分线的定义
)
(2)灯塔B在灯塔A的北偏东60°,相距40海里,轮船在灯塔A的正东方向,在灯塔B的南偏东30°,试画图确定轮船C的位置.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70087
970088
970089
970090
970091
970092
970093
970094
970095
97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