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颗棋子从点P(2,0)处开始依次关于点O、B、C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
一次跳到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M处,接着跳到点M关于点B的对称点N处,第三次再跳到点N关于C的对称点处,….如此下去.
(1)在图中画出点M、N,并写出点M、N的坐标:
M(-2,0),N(2,2)
M(-2,0),N(2,2)
;
(2)求经过第2012次跳动之后,棋子落点与点B的距离.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3),点B的
坐标为(-1,3),回答下列问题
(1)点C的坐标是
(-3,-2)
(-3,-2)
.
(2)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1,-3)
(1,-3)
.
(3)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3),(-4,1),先将AB沿x轴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得到线段A
1
B
1
,点A的对应点为A
1
;再将线段A
1
B
1
沿x轴翻折得到线段A
2
B
2
,点A
1
的对应点为A
2
.
(1)画出线段A
1
B
1
、A
2
B
2
;
(2)直接写出在这两次变换过程中,点A经过A
1
到A
2
的路径长.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建立直角坐标系,每个小正文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请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画出四边形ABCD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四边形A
1
B
1
C
1
D
1
,并写出点D
1
的坐标为
(-3,4)
(-3,4)
;
(2)画出四边形A
1
B
1
C
1
D
1
关于y轴对称的四边形A
2
B
2
C
2
D
2
,并写出点D
2
的坐标为
(3,4)
(3,4)
;
(3)把四边形A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四边形A
3
B
3
C
3
D
3
,并写出点D在旋转过程中经过的路线长为
13
2
π
13
2
π
.(结果保留π)
如图所示,在8×8的网格中,我们把△ABC在图1中作轴对称变换,在图2中作旋转变换,已知网格中的线段ED、线段MN分别是边AB经两种不同变换后所得的像,请在两图中分别画出△ABC经各自变换后的像,并标出对称轴和旋转中心(要求:不写作法,作图工具不限,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ABC在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
(2)作出△ABC关x轴对称的△A
1
B
1
C
1
,并写出点A,B,C的对称点A
1
,B
1
,C
1
的坐标;
(3)作出△ABC绕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2
B
2
C
2
,并写出点A,B,C的对称点A
2
,B
2
,C
2
的坐标.
如图,△ABC三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1)B(4,1),C(3,3),△ABC关于直线AB作轴对称变
换得到△ABD.
(1)则点D的坐标为
(3,-1)
(3,-1)
;
(2)△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EBF,则A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4,-2)
(4,-2)
;
(3)在图中画出△ABD和△EBF,写出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1.5
1.5
平方单位.
已知:如图,△ABC、直线m、点M在网格中如图所示的位置,请按以下要求作图:
(1)将△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A
1
B
1
C
1
;
(2)作出△ABC关于直线m的轴对称图形△A
2
B
2
C
2
;
(3)作出△A
2
B
2
C
2
绕点M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A
3
B
3
C
3
.
如图,在一个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有一个△ABC,直线l和直线m.
(1)在网格中画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A
1
B
1
C
1
,再画出△A
1
B
1
C关于直线m的对称图形△A
2
B
2
C
2
;
(2)△A
2
B
2
C
2
可由△ABC怎样直接变换而成?
(3)根据(2)中的结论,在旋转变换中写出一个类似于△ABC旋转的结论.(不要求证明)
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
①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
1
B
1
C
1
,写出B
1
点的坐标;
②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
2
B
2
C
2
,写出B
2
点的坐标.
第一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34647
1134651
1134656
1134658
1134663
1134670
1134677
1134679
1134683
113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