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0·徐州)如图,已知A(n,-2),B(1,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
线AB与y轴交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求△AOC的面积;
(3)求不等式kx+b-
m
x
<0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
(2010·苏州)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
y=
k
x
(x>0)的图象经过点B.
(1)求k的值;
(2)将正方形OABC分别沿直线AB、BC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NA′BC.设线段MC′、NA′分别与函数
y=
k
x
(x>0)的图象交于点E、F,求线段E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010·密云县)附加题: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交于点A(3,2)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M(m,n)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0<m<3,过点M作直线MN∥x轴,交y轴于点B;过点A作直线AC∥y轴交x轴于点C,交直线MB于点D.当四边形OADM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BM与DM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10·茂名)已知⊙O
1
的半径为R,周长为C.
(1)在⊙O
1
内任意作三条弦,其长分别是l
1
l
2
l
3
,求证:l
1
+l
2
+l
3
<C;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设⊙O
1
的圆心为O
1
(R,R).
①当直线l:y=x+b(b>0)与⊙O
1
相切时,求b的值;
②当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与⊙O
1
有两个交点时,求k的取值范围.
(2010·来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2).
(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过点M(4,4)分别作x、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这两条垂线与x、y轴围成一个正方形OAMB(如图),用列表法写出在这个正方形内(包括正方形的边和内部)且位于第一象限,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的坐标;并求在这些点中任取一点,该点恰好在所求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P.
(2010·荆州)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2k-1)x+k
2
=0的两根x
1
,x
2
满足x
1
2
-x
2
2
=0,双曲线
y=
4k
x
(x>0)经过Rt△OAB斜边OB的中点D,与直角边AB交于C(如图),求S
△OBC
.
(2012·萧山区一模)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直线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双曲线
y=
m
x
相交于点C、D,且点D的坐标为(1,6).
(1)如图1,当点C的横坐标为2时,求点C的坐标和
CD
AB
的值;
(2)如图2,当点A落在x轴负半轴时,过点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D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EF.
①判断△EFC的面积和△EFD的面积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②当
CD
AB
=2
时,求点C的坐标和tan∠OAB的值;
(3)若tan∠OAB=
1
7
,请直接写出
CD
AB
的值(不必书写解题过程)
(2012·潜江模拟)已知:等腰△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点A坐标为(-3
3
,3),点B坐标为(-6,0).
(1)若将△OAB沿x轴向右平移a个单位,此时点A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
6
3
x
的图象上,求a的值;
(2)若△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360).
①当α=30°时,点B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求k的值;
②问点A、B能否同时落在①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能,直接写出α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12·宁波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
1
=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2
=
k
x
的图象交于A,B两点,已知OA=
10
,
tan∠AOC=
1
3
,点B的坐标为(-
3
2
,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使函数值y
1
<y
2
成立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012·鹤峰县一模)如图,平行于y轴的直尺(一部分)与双曲线
y=
k
x
(x>0)交于点A、C,与x轴交于点B、D
,连接AC.点A、B的刻度分别为5、2(单位:cm),直尺的宽度为2cm,OB=2cm.
(1)A点坐标为
(2,3)
(2,3)
;
(2)求k的值;
(3)求梯形ABDC的面积.
第一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7391
1077394
1077395
1077397
1077399
1077401
1077403
1077408
1077410
107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