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是
7
2
.
(1)试求出图象经过B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点到X轴的距离为
1
2
?存在,求出经过P,O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点A是一次函数y
1
=2x-k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2
=
4k+2
x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AC垂直x轴于点C,AD垂直y轴于点D,且矩形OCAD的面积为6.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图中AC:OC=3:2,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B(m,-4),通过以上条件并结合图象,求y
1
<y
2
时,x的取值范围;
(3)根据以上信息,直接写出△AOB的面积S.
如图,直线y=
1
2
x+2分别交x、y轴于点A、C,P是该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PB⊥x轴,B为垂足,S
△ABP
=9.求:
(1)求点A、C的坐标;
(2)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设点R与点P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R在直线PB的右侧,作RT⊥x轴,T为垂足,当△BRT与△AOC相似时,求点R的坐标.
如图,已知A(-1,n),B(
1
2
,-2)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AB与x轴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
(3)求方程kx+b-
m
x
=0的解(请直接写出答案);
(4)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三角形PAO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2x
的图象过点
(-2,-
1
2
)
.
(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点A(m,1)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求m的值;
(3)利用(2)的结果,请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O、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
(3)求不等式
kx+b-
m
x
<0
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
(4)试说明OA=OB.
如图,抛物线y=ax
2
+bx+c的顶点为A(-3,2),与x轴相交于点C(-2,0),过点C画CB⊥AC交y轴于点B,连结AB得△A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出点B的坐标;(提示:作抛物线的对称轴)
(3)将△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后得到△A′B′C′,点A′、B′恰好落在双曲线上,求该双曲线的解析式和平移的距离.
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函数
y=
k
x
(k>0,x>0)的图象上,点P(m、n)是函数
y=
k
x
(k>0,x>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并设矩形OEPF和正方形OABC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1)求B点坐标和k的值;
(2)当S=
9
2
时,求点P的坐标.
如图,P(m,n)是反比例函数
y=-
8
x
(x<0)
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
(1)当点P在曲线上运动时,四边形PMON的面积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面积,并写出简要过程;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2)若点P的坐标是(-4,2),试求四边形PMON对角线的交点P
1
的坐标;
(3)随着点P在曲线上运动,点P
1
(m
1
,n
1
)也跟着运动,试写出n
1
与m
1
之间函数的关系式,并说出它的图象的形状.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经过点A(-2,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
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和点B(-1,2),
(1)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OAB的面积;
(3)在x轴是否存在一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69893
1069895
1069896
1069899
1069901
1069903
1069906
1069907
1069909
106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