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点D是BC的中点,CE⊥AD于点F交AB于点E,CH是AB上的高交AD于点G.
(1)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
(2)找出与∠ADC相等的角,并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O是斜边AC的中点,P是斜边AC上的一个动点,D为BC上的一点,
且PB=PD,DE⊥AC,垂足为点E.
求证:(1)PE=BO;
(2)设AC=2,AP=x,四边形PBDE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D在BC上,连接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试判断AF和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1,在△ABC,∠A=45°,延长CB至D,使得BD=BC.
(1)若∠ACB=90°,求证:BD=AC;
(2)如图2,分别过点D和点C作AB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CF;
(3)如图3,若将(1)中“∠ACB=90°”改为“∠ACB=m°,并在AB延长线上取点G,使得∠1=∠A”.试探究线段AC、DG的数量与位置关系.
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CB的边AC=BC=a,等腰直角三角形BED的边BE=DE=b,且a<b,点C、B、E放置在一条直线上,连接AD.
(1)求三角形ABD的面积.
(2)如果点P是线段CE的中点,连接AP、DP得到三角形APD,求三角形APD的面积.
(3)(2)中的三角形APD与三角形ABD面积哪个较大?大多少?(结果都可用a、b代数式表示,并化简.)
(2009·邯郸二模)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DE,如图①摆放(E点在AB上),连BD,取BD的中点P,连PC、PE,则有PC=PE,PC⊥PE.
(1)将△AD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使E点落在AC上,如图②,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证明你的判断.如果你经过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通过连接AP,延长PE或延长DE,延长AD,延长BC的途径来完成你的证明.
(2)如图③,当△AD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30°时,连DC,若DC∥AB,求
AC
AD
的值.
已知: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为AB边上的一点,
求证:△ACE≌△BCD.
如图,已知等腰直角△ACB的边AC=BC=a,等腰直角△BED的边BE=DE=b,且a<b,点C、B、E在一条直线上,连接AD.
(1)求△ABD的面积;
(2)如果点P是线段CE的中点,连接AP、DP得到△APD,求△APD的面积.
(以上结果先用含a、b代数式表示,后化简)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CD∥AB,CD=AB=4cm,点P是边AB上一动点,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从点A向终点B运动,连接PD交AC于点F,过点P作PE⊥PD,交BC于点E,连接PC,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s).
(1)若△PBC的面积为y(cm
2
),写出y关于x的关系式;
(2)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何时图中会出现全等三角形?直接写出x的值以及相应全等三角形的对数.
在等腰直角△ABC中,∠C=90°,AC=BC,D是AB上任一点,AE⊥CD于E,BF⊥CD交CD延长线于F,CH⊥AB于H,交AE于G.求证:(1)BD=CG;(2)DF=GE.
第一页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64054
1064056
1064058
1064060
1064061
1064063
1064065
1064067
1064069
106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