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2·南岗区二模)如图,已知△ABC和△DB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DBE=90°,求证:AD=CE.
(2012·拱墅区二模)如图,已知等腰Rt△ABC中,∠ACB=90°,点D为等腰Rt△ABC内一点,∠CAD=∠CBD=15°,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
(1)求证:DE平分∠BDC;
(2)连接BE,设DC=a,求BE的长.
(2012·安岳县模拟)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BC=1.过点B作直线EF⊥BC,点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与点A,B均不重合),过点P作MN∥BC并交AC于点M,交EF于点N,作PD⊥PC,交直线EF于点D.
(1)若点D在线段NB上(如图1)求证:△PCM≌△DPN;
(2)若点D在线段NB延长线上(如图2)且BP=BD,求AP的长;
(3)设AP=x,且P、C、D、B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y,请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011·裕华区二模)如图①,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叠放在一起,使上面三角板的一个锐角顶点与下面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并将上面的三角板绕着这个顶点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下面三角板的斜边被分成三条线段时,我们来研究这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与操作:
如图②,如果上面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旋转到CM的位置时,它的斜边恰好旋转到CN的位置,请在网格中分别画出以AM、MN和NB为边长的正方形,观察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2)猜想与探究:
如图③,在Rt△ABC中,BC=AC,∠ACB=90°,M、N是AB边上的点,∠MCN=45°,作DA⊥AB于点A,截取DA=NB,并连接DC、DM.
我们来证明线段CD与线段CN相等.
∵∠CAB=∠CBA=45°,又DA⊥AB于点A,
∴∠DAC=45°,∴∠DAC=∠CBA,
又∵DA=NB,BC=AC,
∴△CAD≌△CBN.
∴CD=CN.
请你继续解答:
①线段MD与线段MN相等吗?为什么?
②线段AM、MN、N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3)拓广与运用:
如图④,已知线段AB上任意一点M(AM<MB),是否总能在线段MB上找到一点N,使得分别以AM与BN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MN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若能,请在图④中画出点N的位置,并简要说明作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11·三元区质检)如图甲,点C是线段AB的中点,DE⊥AC于点E,且DE=AE=EC,FC⊥CB于点G,且FG=CG=GB.
(1)求证:△D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将图甲中的AC绕点C逆时针旋转一个锐角,点H是AB的中点,如图乙所示.求证:△DH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010·昌平区一模)已知: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点D在AB上.
求证:BD=AE.
(2009·无锡模拟)如图,△ABC中,∠C=90°,AC=BC,∠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D,从点B作AF的垂线交AF于点E.
(1)根据题意,用直尺、圆规补全图形(不要写作法);
(2)求证:AD=2BE.
(2009·河北区二模)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
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DC.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不得含有未标字母);
(2)猜想BC与CD之间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在等腰直角Rt△ABC中,O是斜边AC的中点,P是斜边AC上的一个动点,D为BC上的一点,且PB=PD,DE⊥AC,垂足为E.
(1)试论证PE与BO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2)设AC=2,AP=x,四边形PBDE的面积为y,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后一个图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DC.
(1)求证:△ABE≌△ACD
(2)试猜想DC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64035
1064037
1064039
1064041
1064043
1064045
1064046
1064048
1064050
106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