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附加题: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C=∠CEB=90°
(1)连接DE、M、N分别是AC、BC上一点,且∠MDC=∠CDE,∠NEC=∠CED,探索DM、DE、E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延长AD、BE交于F点,连接DE,CG⊥DE于G点,连接CF,CF与DE相交于O点,OC=OE,延长GC到H点,使得CH=CF,探索BF、BH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AD∥BC.现有3个关系式:
②AB=AD+BC,③DE=CE,④AE⊥BE.
请在所给的关系式②,③,④中选取两个与①组成条件,剩余的一个作为结论,使得由条件能正确推出结论并说明你的理由.
我选取的条件是关系式
③
③
,
④
④
和①.(填写序号)
结论是关系式
②
②
.(填写序号)
由条件能正确推出结论,理由如下:
连接AB的中点F与E,
∴EF为梯形ABCD的中位线,
∴EF=
1
2
(AD+BC)
∵AE⊥BE.
∴EF=
1
2
AB,
∴AB=AD+BC
连接AB的中点F与E,
∴EF为梯形ABCD的中位线,
∴EF=
1
2
(AD+BC)
∵AE⊥BE.
∴EF=
1
2
AB,
∴AB=AD+BC
.
如图所示的梯形梯子,AA′∥EE′,A′B′=B′C′=C′D′=D′E′,AB=BC=CD=DE,AA′=0.4米,EE′=0.8米.求BB′、CC′、DD′的长.
如图甲,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外的一条直线,AA′、BB′、CC′、DD′都垂直于MN,A′、B′、C′、D′为垂足.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O′是B′D′的中点.
(1)求证:OO′是梯形AA′C′C的中位线.
(2)求证:AA′+CC′=BB′+DD′.
(3)若直线MN向上移动,使点C在直线一侧,A、B、D在直线另一侧(如图乙),则垂线段AA′、BB′、CC′、DD′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如图,G、H分别是两个有公共顶点B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P是两直角顶点连线CE的中点.
(1)如图1,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探究PG、PH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当A、B、D不在同一条直线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BCD的平分线正好相交于梯形的中位线EF上的点G.
(1)试说明:△BEG是等腰三角形;
(2)若EF=2,求梯形的周长.
已知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4与6,E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点E到直线l的距离是
5或1
5或1
.
如图,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EF=12,腰AD的长为10,则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44
44
.
如图,梯形ABCD的中位线EF交对角线BD于G,若BC=2AD,则GF=
2
2
EG.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FG为梯形BCED的中位线,若BC=12,则FG等于
9
9
.
第一页
上一页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896999
897000
897001
897002
897003
897004
897005
897006
897007
89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