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CD为Rt△ABC的斜边上的高,且BC=a,AC=b,AB=c,CD=h(如图).求证:
1
a
2
+
1
b
2
=
1
h
2
.
如图是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在图中画△ABC,使
AB=
10
,
AC=
13
,BC=3.
轮船在点O测得岛A在北偏东60°,距离为4千米,又测得岛B在北偏西30°,距离为3千米. 用1厘米代表1千米画出A、B的位置,量出图上线段AB的长度,并写出岛A和岛B间的实际距离.(精确到1厘米,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已知Rt△ABC中,∠C=90°.沿DE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
(1)若DE=CE,求∠A的度数;
(2)若BC=6,AC=8,求CE的长.
如图①,已知直线a∥b,点A、B是a上的点,点C是b上的点,AB=AC=5,BC=6,点O是BC的中点,P是线段AB上的一动点(不与B重合),连接PO并延长交b于点Q.
(1)P在运动时,图中变化的线段中有始终保持相等的吗?请你指出其中的一对,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O,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在图②中画出相关图形,标上字母,说明理由,并求出OQ的值.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8,0),B点的坐标为(0,6),动点P以2/秒的速
度从点B出发,沿BA向点A移动,同时动点Q以1/秒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O向点O移动,设P、Q两点移动t秒(0<t<5).
(1)求AB的长;
(2)若四边形BPQO的面积与△APQ的面积的比为17:3,求t的值;
(3)在P、Q两点移动的过程中,能否使△APQ与△AOB相似?若能,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ABC中,∠ACB=90°,AB=2,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ED⊥AB,垂足为D,ED与AC交于点H.取AB中点O,连结OH.
(1)若ED=
2
,OD=
1
3
,求HD的长;
(2)若ED=AB,求HD+OH的值.
如图在△ABC中,∠ACB=90°,BC=3,AC=4,AB的垂直平分线DE(垂足为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求线段CE的长.
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M∥BC,点P在线段BC上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点Q在线段BA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由B点向A点运动,在运动中,始终
保持∠QPD=∠B,且PD交AC于点E,交AM于点D,当P点运动到C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4秒时,试证明:△BPQ≌△CEP;
(2)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t为何值时?使得
S
△ADE
S
△CPE
=
1
4
.
已知在△ABC中,∠ACB=90°,CA=CB=6
2
,CD⊥AB于D,点E在直线CD上,DE=
1
2
CD,点F在线段AB上,M是DB的中点,直线AE与直线CF交于N点.
(1)如图1,若点E在线段CD上,请分别写出线段AE和CM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AE=CM
AE=CM
,
AE⊥CM
AE⊥CM
;
(2)在(1)的条件下,当点F在线段AD上,且AF=2FD时,求证:∠CNE=45°;
(3)当点E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时,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CNE=45°?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F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76503
576504
576505
576506
576507
576508
576509
576510
576511
57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