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图与作答.
(1)请写出△ABC的三点坐标;
(2)画出△ABC绕原点逆时针旋转180度后的图象△A
1
B
1
C
1
.
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Rt△ABC 的顶点在格 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1,0).已知Rt△ABC和Rt△A
1
B
1
C
1
关于y轴对称,Rt△A
1
B
1
C
1
和Rt△A
2
B
2
C
2
关于直线y=-2轴对称.
(1)试画出Rt△A
1
B
1
C
1
和Rt△A
2
B
2
C
2
,并写出A
1
,B
1
,C
1
,A
2
,B
2
,C
2
的坐标;
(2)请判断Rt△A
1
B
1
C
1
和Rt△A
2
B
2
C
2
是否关于某点M中心对称?若是,请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着一个小旗ABCD,其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A(1,4),B(4,3),C(1,2),D(1,-1).
(1)画出将小旗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A
1
B
1
C
1
D;
(2)画出图形A
1
B
1
C
1
D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象A
2
B
2
C
2
D
2
;
(3)点B
2
的坐标为
(3,-2)
(3,-2)
.
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纸上,△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解答下面几个问题:
(1)画出△A
1
B
1
C
1
,使△A
1
B
1
C
1
与△ABC关于y轴对称;画出△A
2
B
2
C
2
,使△A
2
B
2
C
2
与△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
(2)分别写出B、B
2
两点的坐标;直线l恰经过B、B
2
两点,请画出直线l,并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
如图,在△ABC中,已知B(-3,1).
(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A
1
B
1
C
1
,
画出△A
1
B
1
C
1
,写出B
1
的坐标;
(2)画出△A
1
B
1
C
1
关于x轴对称的△A
2
B
2
C
2
;
(3)将△ABC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
3
B
3
C
3
.
如图,△ABC三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1)B(4,1),C(3,3),△ABC关于直线AB作轴对称变
换得到△ABD.
(1)则点D的坐标为
(3,-1)
(3,-1)
;
(2)△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EBF,则A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4,-2)
(4,-2)
;
(3)在图中画出△ABD和△EBF,写出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1.5
1.5
平方单位.
如图,正方形ABCD内一点P,若点P满足PA=1,PB=2,PC=3.
(1)将△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BCQ,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试判断△PCQ属于哪类特殊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请求出∠APB的度数.
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6),B(1,3),C(4,2).
(1)若将△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B′C′;
(2)写出点A和B的对应点A′和B′的坐标;
(3)直接写出△ABC的面积.
△ABC是顶点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的格点上的三角形.
(1)在这个方格纸中,把△ABC向上平移5格,得△A
1
B
1
C
1
,再将△A
1
B
1
C
1
绕点C
1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A
2
B
2
C
1
,请在方格纸中画出△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1
;
(2)若以点B为坐标原点,BC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方格纸中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画出这个坐标系,写出第一次变换后所得△A
1
B
1
C
1
的各顶点和第二次变换后所得△A
2
B
2
C
1
的各顶点的坐标;并求A点经过2次变换后到达点A
2
所经过路径长度是多少个单位长?
(1)如图,△AOB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4,2)、O(0,0)、B(5,0),△AOB关于直线OA作轴对称变换得到△AOC,则点C的坐标为
(3,4)
(3,4)
;
(2)△AOB绕边OA的中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DEF,则B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3,4)
(3,4)
;
(3)在图中画出△AOC、△DEF,直接写出他们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15
2
15
2
平方单位.
第一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7145
147147
147149
147151
147153
147155
147157
147159
147161
14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