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在下面的网络图中,将△ABC先向右平移五个单位得到△A
1
B
1
C
1
,再将△A
1
B
1
C
1
绕点O旋转180°得到△A
2
B
2
C
2
,请依次作出△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2
.
已知△ABC和点O,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B′C′.
(1)利用网格线画图:①过点A画AM⊥AC.②将△ABC绕点A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要在图中标出相关的点保留画图痕迹)
(2)小强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注意: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并用阴影表示.
已知△ABC中,∠ACB=90°,AC=3cm.
(1)在方格图中画出△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B′C′.
(2)直接写出AB与A′B′的关系
相等且互相垂直
相等且互相垂直
.
作图题(保留痕迹,不写作法)
如图,在10×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单位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
1
B
1
C
1
,再把△A
1
B
1
C
1
绕点A
1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2
B
2
C
2
,请画出△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2
.
(1)把图中的某两个小方格涂上阴影,使整个图形(指阴影部分)是以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将其中的△AB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对应△A′B′C′.①请你在方格纸中画出△A′B′C′;②CC′的长度为
2
2
2
2
.
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
(1)△ABC与△A
1
B
1
C
1
是否构成中心对称图形?若是,请在图中画出对称中心O;
(2)在图中画出将△A
1
B
1
C
1
沿直线DE向上平移5格得到的△A
2
B
2
C
2
;
(3)要使△A
2
B
2
C
2
与△CC
1
C
2
重合,需将△A
2
B
2
C
2
绕点C
2
顺时针旋转,则至少要旋转
90
90
度;
(4)请计算出△ABC的周长和面积.
如图,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记为直线l,△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C(1,1),B(5,1),A(1,4).解决下列问题:
(1)△ABC与△DEF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其中点D、E、F分别为点A、B、C的对应点,则点D的坐标是
(5,0)
(5,0)
;
(2)△ABC绕点(0,-1)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GMN,其中点G、M、N分别为点A、B、C的对应点,则点B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
(-2,4)
(-2,4)
;
(3)根据(1)、(2),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DEF、△GMN.
如图为7×7的正方形网格,
(1)作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变换的像△A
1
BC
1
(A对应A
1
,C对应C
1
);
(2)作出△A
1
BC
1
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像△A
2
BC
2
(A
1
对应A
2
,C
1
对应C
2
);
(3)填空:△A
2
BC
2
可以看作将△ABC经过连续两次平移得到,则这两次平移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将△ABC先向下平移2单位,再向左平移2单位
将△ABC先向下平移2单位,再向左平移2单位
(需指明每次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点A(-2,1),B(-1,3),C(1,0).
(1)点B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3)
(1,-3)
;
(2)画出△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
1
B
1
C
1
;
(3)直接写出过点B
1
的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
y=-x
y=-x
.
第一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6941
146943
146944
146946
146948
146950
146952
146954
146956
146958